大概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从戴高乐到德斯坦,哪一位也没敢像密特朗这样放手花钱,而法国的政坛,原本就动荡多事,这一下子,可让密特朗的政治对手抓住了一个绝好的把柄。所以从1981 年巴士底歌剧院破土动工之日起,就被人形容成是政治家的角斗场,舆论的笑柄,行政工作的泥潭和浪费纳税人金钱的一头“白象”。据说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它却能惹得人人怨气冲天。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密特朗的老对手了。他在台上当总理的时候,一直有奇怪的传闻,说政府有意想把歌剧院改成一座游泳池。如此耸人听闻的题目,巴黎的报纸照例不会放过。有个专栏作家提供的解决办法就令人啼笑皆非——干脆还把它改成巴士底监狱算了。
剧院建筑计划伊始,政府就开宗明义,标榜要建一座现代化、大众化的歌剧院,而不以加尼埃风格的皇室豪奢派头为贵。现代化固然无可非议,但歌剧院这种建筑,历来是最富贵族气息,于今竟要和大众化的概念达成妥协,倒是一件创举,难免要引得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加尼埃替拿破仑三世建造的巴黎歌剧院,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奢华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与这座由加拿大建筑师奥托设计的巴士底歌剧院相比,反差确实极为鲜明奥托的设计,以传统的城市空间体系为依据,在建筑材料上,则注重用石料、金属和玻璃来构成建筑物外部形象,可说是传统与现代兼顾。最值得称道的,是剧院的内部设施,不愧有欧洲第一之称。舞台的进深有246 英尺,比那些深渊般的瓦格纳式舞台有过之而无不及。靠着各种精巧完备的机械装置,更换布景几乎可在瞬间完成。一台布置完毕的场景,能够原封不动地从舞台上搬到排练剧场。
歌剧院另有一个移动伸缩自如的可变式歌剧表演中心,它的高度、座椅数和舞台前部装置,全可以靠液压机械装置任意改动。这样一来,无论是举行小型的独奏会、独唱会、室内乐音乐会,还是有大型交响乐队参加的演出,都能应付自如,观众的座位,可以从600 席一直加到1300 席。剧院还拥有面积4500 平方米的排练大厅,以及一应齐全的各式小演奏厅、展览厅、图书馆、餐厅和书店等等附属设施。至于歌剧院的观赏大厅,则受非议颇多,尤其主厅的楼座,是一种螺旋式的倾斜状,看起来危险万分,座位太窄,台阶又嫌小,所以有人打趣说,法国歌剧的爱好者,最好有羚羊般灵巧的身手,否则很有可能跌伤腿脚。剧院的设计者加拿大建筑师奥托,原本藉藉无名,他能从全球700 余个竞争方案中脱颖而出,令很多人出乎意料。就有那么一个颇怀恶意的说法在私下流传:说是按评选规矩,评审团在裁定作品时,照例不知道作者的名字,而众所周知,密特朗总统偏爱美国建筑师梅耶的设计,于是评审团煞费苦心,挑了一个最像梅耶风格的作品,结果开出来一看,中者是不相干的加拿大人卡洛斯·奥托。这个传闻,查无实据、事出有因,大概总因为奥托的参赛作品,有近似梅耶风格之处吧。
巴士底歌剧院大体完工,是在1989 年,也就在这年2 月,执掌剧院乐团的青年天才指挥家巴伦博伊姆,给剧院炒了鱿鱼。这次事件,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按美国《时代》杂志的评论,巴伦博伊姆“表面上是跳槽到大洋对岸,接管了芝加哥交响乐团,成为乔治·索尔蒂爵士的继承人,坐上了美国指挥界的头把交椅,但明眼人不难看出,他裤子后面还印着巴士底后台老板的鞋印呢”!的确,巴伦博伊姆才华横溢,如今正在大红大紫之际,他又是一向有名的聪明、会做人,最能讨乐团的欢心和拥戴,要是连他都伺候不好巴士底歌剧院的话,其他人还用想吗?当时整个巴黎都在翘首以待,看谁会傻到有勇气来坐这个位子,结果又出人意料,中选者是韩裔青年指挥家郑明勋。
郑明勋何许人也?此前他不过是个小有名气的钢琴家,指挥方面,至多在原西德一小城领导过一个广播交响乐团,而他为人所知,多半因为他是著名女小提琴家郑京和的弟弟。然而就是这位名头不响,事前不被人看好的郑明勋,却率领歌剧院创下了辉煌成绩,在他执掌之下,乐团不仅演出水平突飞猛进,而且灌制发行了一系列优秀的唱片,深得舆论界的好评。但是郑明勋与院方的合作,却搞得很不愉快,甚至一度愤而辞职。巴黎人素性诙谐幽默,于是就编出一则笑话,说是有人问:“巴士底歌剧院和初航就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豪华邮轮有什么区别?”回答是:“泰坦尼克号还有一个乐队。”尽管调查显示,在法国人参加的公共文化活动中,歌剧被认同的程度最低,但是,或许可以认为,使巴黎成为世界歌剧的首都,是包括密特朗在内的许多法国人的心愿。在法国文化史、政治史上,这也是一个不断浮现的主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参看拿破仑三世兴建的巴黎歌剧院。
随着国内大剧院建设技术日益完善,诸多高品质的大剧院如雨后春笋般被建成,在第十届艺术节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上,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华建筑报社与中装新网联合组织开展,并由国内剧院建设权威专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审专家组,同时兼顾网络投票,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剧院”,入选名单为“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山东省会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音乐厅、首都剧场、东莞玉兰大剧院、甘肃大剧院兼会议中心以及青岛大剧院”。“中国十大剧院”正式以永久铭刻的形式展现在中国、世界面前,而这些大剧院的名字也被全世界熟识。在高端剧院设计方面,虽然与国外还有一些差距,但近年来国内文化建筑企业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以深圳中孚泰文化集团为代表,其参与了“中国十大剧院”中六座大剧院的设计,专业性已经不弱于国外水平。相信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会有更多国内的大剧院被世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