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遗址

七里坪遗址

中文名 七里坪遗址
年代 旧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 2013年5月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东岭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2000年9月25日,七里坪旧石器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栾川县人民政府将该遗址绿化建成遗址公园。[1]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评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吕遵谔教授

七里坪旧石器遗址位于栾川县七里坪村东岭(栾川县城东3.5公里处)。1999年元月,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博士周军对遗址作了初步调查和探方试掘。同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吕遵谔教授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对遗址内采集的旧石器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约13万年以前),是国内涵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旧石器特点最明显的遗址之一(标本大多为白色透明的石英岩,器形主要为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七里坪旧石器遗址对研究豫西远古文化和南北两大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

七里坪遗址在红土层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大石器标本,时代应该不会晚于S1,也就是距今10万年左右。从其他地点采集的石器来看,砾石石器比较多,时代应该还有更早的。除了大型砾石石器之外,今天在现场采集到几件很小的石制品,其中一件可能是石核,与之前发现的风格不一致,可能属于不同时代。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张宏彦教授

七里坪遗址面积之大,在旧石器考古发现中非常罕见,保护工作做得很好。遗址位于中国南北交界处,遗物埋藏在土状堆积中,既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也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信息,是一处研究中国南、北文化关系的理想之地,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但除了以前曾做过小规模试掘外,目前(2011年)对遗址内涵的了解有限。今后应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发掘,并进行多学科协作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一大型遗址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漫长艰难的起步工作

栾川旧石器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的七里坪遗址,该遗址位于栾川县七里坪村东岭。1999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周军博士对遗址做了初步调查和发掘,同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遵谔教授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对遗址内采集的旧石器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是国内涵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旧石器特点最明显的遗址之一。2000年9月25日,七里坪旧石器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栾川县人民政府将该遗址建成遗址公园,2013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给栾川旧石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普查发现大量出土石器、动物化石等的洞穴。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从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拨出专款,成立联合考古队对栾川蝙蝠洞洞穴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孙家洞遗址考古发掘

2012年3月左右,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制定了对栾川旧石器的考古工作计划,并邀请专家对发掘地点进行勘察,最后确定了3个洞穴作为备选目标,分别是后坪洞、孙家洞和君臣洞。考古队最初的发掘定在栾川西河乡的后坪洞遗址,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该遗址价值不大,只发现有少量的碎动物化石。另外备选的君臣洞离县城相对较远而孙家洞离县城较近,为了衔接之前后坪洞工作的扫尾,考古人员选择孙家洞先进行发掘。孙家洞海拔691米,原有洞口朝北,呈扁长形椭圆状,宽2.65米,高0.7米,但是较难出入。而现在进出的洞口则是由山体裂隙扩展而来,宽0.2-0.85米,高1.7米,在原有洞口下方7米处。

孙家洞内部构造复杂、高低不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前厅长约5.2米,宽约3米,后厅长约2-4.1米,宽约6米,前后两厅之间的连接通道大约2.5米。考古队为方便进出工作,搭建钢管架梯子到洞穴进出口。孙家洞遗址在发掘前遭到了老百姓破坏,遗址内的土层被运送到洞口下面的河堤上。考古队决定对堆积在外面的明确是洞穴内的土进行淘洗,孙家洞遗址的考古工作就此全面展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