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与大殿苏武纪念馆主要建筑依次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庑廊(廉政历史文化长廊)、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墓前竖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等碑石。
苏武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规划建设占地15亩,由苏武廉政文化广场和苏武纪念馆两部分组成,内设两个廉政历史文化长廊、两个廉政历史文化展室、“苏姓各支系家规、家教、家训”展栏和传承苏武高贵品质展示馆[3]。
苏武纪念馆(5)
2005年、2006年、2007年,苏武纪念馆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世界苏姓祭祖大会。
2008年世界苏姓第七届恳亲大会与苏武文化艺术节在这里隆重举行。
2008年10月17日武功县首届中国苏武文化艺术节开幕,同时举行武功(苏姓宗亲)招商项目推介会。10月18日,首届中国·武功苏武文化艺术节在武功县武功镇苏武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央视《艺苑风景线》栏目现场录制"苏武魂·武功情"专题文艺节目。
2012年被市旅游局审定为2A级旅游景区[1]。
2015年4月,乙未年清明恭祭苏武典礼在武功县苏武陵园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苏氏宗亲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执手相聚龙门山下,以燃烛焚香、琼浆素果之仪,虔心拜祭于苏公陵前,深切缅怀苏武的爱国高风,尽情抒发苏裔群贤的故土情怀,共谋武功美好的发展前景。
苏武纪念馆(5)2017年4月,被咸阳市纪委命名为市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建成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群体单位观摩教育120余批,1.2万多人;零散群众参观达1.8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进一步弘扬苏武精神和廉政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3]。
苏武,字子卿,陕西武功人,为平陵候苏建次子。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受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后因受到副吏张胜事发牵连,滞留匈奴十九载,仗节牧羊,忠贞不屈,爱国正气浩然长存。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才回到汉长安,被汉昭帝封为典属国,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苏武病故,葬于故里武功,终年八十余岁。
苏武作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之一,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历朝历代都把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史书、诗歌、戏曲均载有他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该纪念馆被咸阳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功城隍庙又称都城隍府,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隍庙,位于陕西咸阳市城西47公里处。坐落在关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武功镇东街中段。西辅稷山,南临漆水。
城隍庙,2013年5月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稼台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中国八大名台之一。位于陕西武功古城东门外漆水之滨,相传这里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所谓教稼台,顾名思义就是农耕文化的讲台。谷神后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领讲农学的老师,这里亦就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所农学院所。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政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