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

批次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河南潢川县
中文名称 黄国故城
编号 Ⅰ-142
城门遗迹 3处
目录导航

简介

       城内中部沈店村附近有一夯土台基,俗称"黄君台",平面呈方形,残高2-3米,面积约13000平方米,地表散存较多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并有铜镞、蚁鼻钱出土,当系宫殿区所在。

  城内还发现数处冶铸青铜器的作坊遗址,出土有青铜礼器和镞、戈、矛、剑等兵器残片。城内发现的多处水井颇具特色,除常见的圆形竖穴土井外,还有陶圈井、木圈井和竹圈井。

相关资料

  黄国乃西周封国,嬴姓子爵,颛帝曾孙陆终之后,位居诸封国要冲,由于黄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春秋初期齐楚争霸,黄国便首当其冲。其时齐桓公霸业达于顶峰,黄国作为楚的与国,却采取了恃齐叛楚的策略。《左传》桓公八年:"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春秋》僖公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贯为宋地,在今山东省曹县南5公里。僖公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阳谷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15公里。僖公四年, "秋,[齐]及江人、黄人伐陈"。僖公五年,"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然而,随着楚国势力日益强大,逐渐加强了对黄国的进攻。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遂伐黄,败黄师于踖陵" 。踖陵在潢川县西南(如今光山县一带),这是楚国第一次对黄国进行讨伐。《左传》僖公十一年:"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左传》僖公十二年:"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事在公元前648年,楚成王终于灭掉黄国。诚如《春秋大事表》引季氏本所言:"江、黄,楚之东北境,可以出兵以截齐后者,得江、黄,则师无左顾之忧也。"

作用地位

  经勘查,故城附近曾多次发现黄国文物.并有蔡国、潘国的铜鼎、铜壶、铜盉等。l975年还在李店水库发现了青铜礼器和兵器。该遗址已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和《中国名胜辞典》,199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黄国故城作为周朝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