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巢村海拔900多米,以山高林茂,地势险要,山间有一穴,形似凤飞归巢,故取名“凤巢”。宋有一道人在此地建一座“栖隐寺”作为修道之所。凤巢村在宋时为归善乡经善里,元、明、清统于二十八都,民国年间辖于东田乡盖凤保,解放后置盖凤乡,1958年公社化为凤巢大队,1984年为东田乡凤巢村委会,1991年改称东田镇凤巢村委会。
凤巢村有两棵从隋末生长至今的古树。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中一棵千年相思树高达30多米,比普通的相思树高出5至6倍,被人们称为“相思王”。据南安市林业及文物保护部门人员介绍,如此高的相思树不仅在闽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2002年11月5日,笔者一行驱车在东田镇黄巢山崎岖的山路上盘旋了8公里多,才得以一睹树容。一进凤巢村,相思树便映入眼帘,古树高达30多米,树干底部周长3.9米,两个成年人都合抱不来。古树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但仍盘根错节、枝叶繁茂,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更令人称奇的是,相思树上长满了不知名的寄生草和小树,蔚为奇观。据该镇文化站陈站长介绍,相思树一般的生长高度都在六七米左右,这棵高达30多米的相思树不仅在闽南乃至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关于相思树的由来,据传是隋末此处有一座名叫栖隐院的寺院,僧侣众多,外地来的僧人为寄托思乡之情而栽种的。以前相思树有一大片,但经过千年的时光后,只剩下硕果仅存的这棵。
离相思树30多米开外,还有一棵从隋末生长至今的榕树。古榕比相思树稍低一点,高度在30米左右,但其树干特别巨大,周长经测量达9.2米。古榕一边的树干因早年遭到雷击,已经枯死。但另一边仍枝叶繁密,覆盖面积达一亩多地,夏日炎炎的时候,这里也成了村民们纳凉的好去处。
凤巢村是南安市较为偏僻的一个小山村,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以前是远近文明的穷山村。近年来,南安经济发展迅速,建材水暖器材等行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建材之乡”和“水暖建材器材之乡”。素有“爱拼才会赢”精神的凤巢村民也纷纷走向全国各个地方。至今2011年,全国36个省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凤巢人的身影。据村委会统计,在凤巢村2000多人186户人家中,现在已经有139户买了小轿车。共计200辆,全村每10个人就拥有一部小车。每年春节回家,小山村经常遇到堵车事件。
从东田到凤巢村有10多公里路程,村里为了行走方便,已经于几年前组织村民捐款把水泥路铺起来。由于近年轿车数量倍增,2010年年底村委会提出扩建水泥路,增加2米的车道。一向豪爽的凤巢村民办事效率极高,在提出计划之后几天就把扩路的款子筹备好,估计2012年就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