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孺子牛

出处 左传·哀公六年
中文名 孺子牛
类型 典故
目录导航

词语释义

【词目】孺子牛

【英译】willing ox;public servant

释义

(1) [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s game]∶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2) [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2]

词语出处

来源出处

孺子牛孺子牛“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典故故事

典故

春秋时,齐景公是一个在位时间很长的国君。他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晏孺子。

晏孺子是齐景公的宠妃芮姬所生,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已到花甲之年的齐景公经常和孺子一起玩乐,做游戏,孺子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有一次,孺子要齐景公装作一头牛让他牵着玩,齐景公立即让人拿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用牙齿咬住,把绳子的另一头让孺子牵着。孺子高兴极了,他便像牧童一样,牵着“牛”猛跑起来,齐景公也装着牛叫在后面跟着跑,跑着跑着,孺子一不留神,突然一跤跌倒。齐景公没有防备,咬着绳子的门牙竟被拽掉了一颗,顿时满嘴鲜血直流。

孺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齐景公顾不得自己,上前把孺子拉到自己怀里,说:“孺子乖,孺子不哭,爸爸不痛!”

过了一会,孺子不哭了,景公又陪着孺子玩起了别的游戏。

过了不久,齐景公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临死前,他立下遗嘱,要大臣国夏和高张辅助晏孺子继承王位。齐景公的长子阳生听说后,害怕遭祸,逃到了鲁国,孺子的其他几个兄长都被景公下令逐出京都,迁到东莱。

齐景公死后,国夏和高张便立孺子为君,孺子年幼,就由国夏和高张辅政。这时,原与阳生交好的大夫陈僖子心中愤愤不平,他先造谣说国夏和高张要杀尽旧臣,起用私党,煽动君臣的不满,接着和另一大臣鲍牧一起向国夏和高张发难,打败了他们两人。

孺子年幼无知,便封鲍牧为右相,陈僖子为左相。不久,陈僖子又暗中把阳生接回国内,藏在自己家中。一天,陈僖子假称祭祖,请群臣宴饮。席间,陈僖子说:“我最近得到一副最好的盔甲,请各位鉴赏!”

说完,他让几名家臣抬出一个大皮囊,解开皮囊,阳生从里面走了出来,群臣见了,不由十分吃惊。陈僖子说:“国君死后,继立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晏孺子年纪太小,做不了国君,今天我奉鲍相国的命令,我们大家一起改立公子阳生为国君!”

鲍牧听了,大吃一惊,说:“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你怎么能诬称是我的意思。难道你忘了先王因为做孺子牛而崩落一颗牙齿的事吗?你这是背叛先王的遗命!”

阳生向鲍牧作揖说:“废掉一个国君,再立一个国君的事,各国多得很。相国只要权衡是否合乎道义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什么先王遗命呢?”

鲍牧和群臣见陈僖子和阳生早有准备,府中也埋伏了武士,如果反对,势必身首异处。于是只得同意陈僖子的主张,一起歃血为盟,共立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他继位后,没多久便下令把晏孺子杀了。过了不久,他因为鲍牧曾反对立他为君,便也寻了个借口,把鲍牧杀了。

比喻形象比喻形象主人公

齐晏孺子,姜姓,吕氏,名荼,为齐景公的宠妃芮姬所生。鲁哀公六年(前489年)齐景公病重,命国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吕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东莱。不久田乞(陈乞)发动宫廷政变,迁晏孺子于骀,后弑之,逐其母芮姬,与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吕阳生为新君。晏孺子在位仅十个月而亡。

中铝河南分公司员工张连发中铝河南分公司员工张连发典型人物

“甘为孺子牛”这是中铝河南分公司员工张连发的人生格言。他时常激励自己,要做一头有益于企业、有益于国家的孺子牛。

张连发是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锅炉车间设备点检员,承担着车间9台锅炉的4大转动机器共计52台(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他对待这些设备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52台机器就像52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孩子,哪一台设备有个“头疼脑热”都叫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而他更像一名主治医生,设备如有毛病,他总能对症下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张连发25年如一日天天与设备、灰尘、机油打交道,以“脚踏实地、胸怀大局,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锅炉精神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格言。

有一年秋天,车间零米球磨机大瓦温度就像着了邪,运行不到几个小时,温度表的指示就一个劲地往上升。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停磨换油,温度就降了,可这一次却不灵了,他处理完1号球磨机,2号球磨机又跟着叫劲;2号球磨机刚处理好,5号球磨机又跟着起哄, 几台球磨机就像几个顽皮的孩子,不是这个擦破了“皮”,就是那个“感了冒”,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张连发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一边不停的跑来跑去监护设备,一边为设备不断的换油。每台球磨机每天换油加油至少4次,每次最少加5桶油。如果每桶油按重20斤计算,一天加油量多达近2吨,他还要将废油过滤澄清以待下次备用。这段时间,张连发吃住在车间,累了他就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饿了他就冲包方便面吃……在不断换油加油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原来是现场飘扬的细小的煤粉颗粒长期堆积到球磨机大瓦表面引起了大瓦发热。发现问题后,张连发又着手解决如何过滤煤粉。几经试验,他发现用毛线可以隔离煤粉与大瓦的接触,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球磨机大瓦温度的上升,减少了球磨机的频繁启停的次数,降低运行成本,而其可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压供汽。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行。然而,张连发却累倒在了岗位上。

人生在世,生疮害病在所难免,可贵的是张连发身患乙型肝炎,他没有因为生病耽误过一天工作。过度的劳累,使张连发积劳成疾,肝炎转化成肝腹水不得不住院,成了一头名副其实的“病牛”。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修养,不要再干重活,但是,有一次,当他得知7号乙侧球磨机大瓦温度居高不下已经一周的消息后,他二话没说,瞒着医生拖着无力的双腿奔向车间。询问情况,解剖机器,迅速指挥球磨机值班工换油、加油、清理毛线,反复冲洗球磨机大瓦,如此往复,直到球磨机完全正常了,他才重新回到医院。这时,张连发已经在厂里整整工作了3天2夜。

张连发还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大型转动机械点检,缺陷管理等方面积累并创造了一整套工作方法。“操检合一,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要求球磨机值班人员在设备检修和点检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于人体的口、鼻、眼、手等各种功能器官检查和维护设备,并注意大修后的确认。该方法岗位上一经推广,就使热力厂设备完好率得以迅速提高,故障率不断下降。

寒来暑往,光阴荏苒,从家到工厂,两点连一线,形成了他的人生轨迹,张连发每天早来晚走,一身油一身汗。“辛勤耕耘禾黍香。”据不完全统计,张连发参加工作20多年来,点检发现的设备隐患近8000次,成功避免近百次重大事故发生;他参与技术创新26项,其参与的球磨机喷油润滑项目的实施,年创效益20余万元;回收废油140多吨,创经济效益16万元。

“力尽筋疲谁复伤?”党组织没有忘记他的贡献,每年,在厂部的光荣榜上,员工们总能看见他的荣誉:“优秀共产党”、“先进生产者”、“设备管理标兵”等等;每年过年过节,上级领导总要到他家里去慰问。领导曾多次要为他调换工作,让他离开这个艰苦的岗位,总被他婉言谢绝。

面对荣誉和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孺子牛张连发却很平淡:“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要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啊!”

词语应用

题字题字鲁迅名句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孺子牛解析:郭沫若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指出“但这一典故,一落到鲁迅的手里,却完全变了质。在这里,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