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仲恺农业学校农作物专业(含农学与植保专业), 1984年学校升格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之后成立农学系, 2004年3月更名为农业与生物学院, 2005年7月经学校院系调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动物科学(含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动物检验检疫方向)3个本科专业,并参与两个硕士学科点建设, 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具成人教育(本科和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12人、 副教授20人、讲师9人,教职工中具博士学位者20人,有多位教师曾出国进修,并有10位教师被选拨为省级(3人)和校级“千百十”(重点教师)培养对象(7人)。
学院现设生物技术系、生物科学系、 动物科学系和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单位,配备有: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生理生化、遗传学、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动物学、植物学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建有两个产学研基地及教学农场和温室等实践教学设施,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
长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第一线,先后有20多位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称号, 或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有两门省级重点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三门校级精品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学、遗传学)、五门校级优秀课程(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态学)和两个学校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涉及资源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繁育及动物医学、植物遗传育种等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培育植物新品种4个,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开发实用技术15项,获省级和市级科技奖7项。
学院秉承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扶助农工、注重实践”的办学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原国家农业部长陈耀邦、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先生等政界和学术界的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