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杜鹃图册(4)灌木,高2-4米。幼枝疏生鳞片,无刚毛或偶有刚毛,老枝平滑,疏生鳞片。叶片革质,长4-8厘米,宽1.6-3.6厘米,顶端圆或钝,有小短尖头,基部楔形至钝形,边缘无缘毛,上面干后暗绿至绿色,通常拱凸,无鳞片,下面淡灰绿,疏生鳞片,鳞片不等大,中等大小至小,褐色,相距2-4倍于其直径;叶柄长0.8-1.3厘米,上面有沟槽,密被鳞片。花序顶生,伞形, 2-4朵花;花序轴2-3毫米长,被鳞片,无毛;花梗0.8-1.8厘米,密被鳞片;花萼5裂,偏斜,长2毫米,裂片卵形,外面有鳞片,无毛;花冠长4-6厘米,白色带淡红色,花冠内面有一黄色斑,外面有疏而小的鳞片和短柔毛;雄蕊10,稀11,不等长,较花冠短,长2.4-4.7厘米,花丝基部密被短柔毛;子房6室,密被鳞片,无毛,花柱基部被鳞片。蒴果长圆形,长1.2-2厘米,具棱,密被鳞片。[2]
石峰杜鹃图册(3)
产西藏东南部藏布江河谷,生于石峰上或生于漂石堆中或石坡灌丛中,模式标本采 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峡谷(Gompo Ne)。[3]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Notes from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 16(79): 178 1931[3]
细枝杜鹃 | 南岭杜鹃 | 菱形叶杜鹃 |
树枫杜鹃 | 百合花,杜鹃 | 红晕杜鹃 |
椿年杜鹃 | 大花杜鹃 | 石峰杜鹃 |
睫毛杜鹃 | 线萼杜鹃 | 大果杜鹃 |
睫毛萼杜鹃 | 隐脉杜鹃 | 白喇叭杜鹃 |
睫毛萼杜鹃(原亚种) | 滇隐脉杜鹃(亚种) | 薄皮杜鹃 |
长柱睫萼杜鹃(亚种) | 隐脉杜鹃(原亚种) | 毛柄杜鹃 |
香花,白杜鹃 | 大萼杜鹃 | 滇南毛柄杜鹃(变种) |
长药杜鹃 | 冕宁杜鹃 | 毛柄杜鹃(原变种) |
附生杜鹃 | 金平林生杜鹃 | 瓦弄杜鹃 |
大喇叭杜鹃 | 木兰杜鹃 | 武鸣杜鹃 |
翅柄杜鹃 | 云上杜鹃 | 少鳞杜鹃 |
江西杜鹃 | 褐叶杜鹃 |
[4]
细枝杜鹃 | 南岭杜鹃 | 菱形叶杜鹃 |
树枫杜鹃 | 百合花,杜鹃 | 红晕杜鹃 |
椿年杜鹃 | 大花杜鹃 | 石峰杜鹃 |
睫毛杜鹃 | 线萼杜鹃 | 大果杜鹃 |
睫毛萼杜鹃 | 隐脉杜鹃 | 白喇叭杜鹃 |
睫毛萼杜鹃(原亚种) | 滇隐脉杜鹃(亚种) | 薄皮杜鹃 |
长柱睫萼杜鹃(亚种) | 隐脉杜鹃(原亚种) | 毛柄杜鹃 |
香花,白杜鹃 | 大萼杜鹃 | 滇南毛柄杜鹃(变种) |
长药杜鹃 | 冕宁杜鹃 | 毛柄杜鹃(原变种) |
附生杜鹃 | 金平林生杜鹃 | 瓦弄杜鹃 |
大喇叭杜鹃 | 木兰杜鹃 | 武鸣杜鹃 |
翅柄杜鹃 | 云上杜鹃 | 少鳞杜鹃 |
江西杜鹃 | 褐叶杜鹃 |
Rhododendron scopulorum Hutch. in Not. Bot. Gard. Edinb. 16: 178. 1930; id. in Stevenson, Spec. Rhodod. 475. 1930; id. in Curtis's Bot. Mag. 158: t. 9399. 193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 39. 图4032. 1974; Cullen in Not. Bot. Gard. Edinb. 39: 43. 1980; Davidian, Rhodod. Spec. 1: 251. t. 23. 1982; 西藏植物志3: 638. 1986.[4]
中等大小至大灌木或小乔木,常绿,附生或地生。幼枝被鳞片,有时有毛。叶革 质,下面通常密被大小不等的鳞片。花序顶生,1至多花,伞形或短总状着生;花萼发 育或不发育,裂片大者通常无缘毛,短小者常有长缘毛;花冠在本亚属中最长大,外面 通常有鳞片,简部常有柔毛;雄蕊10—25,通常10枚,花丝下部密被柔毛,稀无毛; 子房5—12室,通常5—6室,密被鳞片,花柱伸长,稀短于雄蕊,略弯,下部或基部 总是有鳞片,稀光滑。蒴果通常大,卵状长圆形、卵球形或圆筒形,长(0.5)1—7厘 米,密被鳞片。种子有翅和有鳍状物。 亚组的模式种:隐脉杜鹃Rhododendron maddenii Hook.F. 本亚组约44种,分布沿东喜马拉雅至中南半岛,即印度东北、尼泊尔、锡金、不 丹、中国西南、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我国产32种,集中分布西藏、云南,星散 布于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3]
小至大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常绿,少有半落叶,有些种类附生。叶小至大。花序顶 生,或同时有2—3个侧生花芽出自枝顶叶腋,通常伞形总状、短总状或近似头状;花 小至大;花萼短小成檐状或裂片发达成叶状;花冠漏斗状、钟状或筒状;雄蕊通常10, 少有多于或少于10枚者,通常伸花冠筒部;子房通常5室,少有6—12室,花柱细长 劲直或短而强度弯弓,洁净或基部被鳞片或短柔毛。蒴果果瓣木质。种子有翅或无翅, 通常两端有鳍状窄翅。 组的模式种: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本组共约160余种,主产东喜马拉雅地区至我国西藏、云南,7种在中南半岛,1 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1种产日本,北美2种,欧洲4种。我国147种,大部分种类产西藏、云南,少数种产四川、甘肃、青海、陕西、黑龙江,极少数产华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