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裂萼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schist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种别名 】:
【亚组中文名】:星毛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Parishi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1]
灌木,高约5—7米;枝条细瘦,花序下的枝条直径4毫米, 幼枝有星状毛, 以后光滑,有明显的叶痕,痕内有3—5个维管束,老枝灰白色,树皮层状剥落。叶多密生于枝顶,常6—7枚,薄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倒卵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圆,有细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幼时行星状毛,极易脱落,中脉在上面平坦,有浅沟纹,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14--16对,在两面均平坦,仅微现;在下面叶基的中脉附近,常有星状毛宿存;叶柄圆柱状, 长1—2厘米,上面平坦,有浅沟纹,下面有星状毛。总状伞形花序,有5—6花;总轴圆锥状,长5—8毫米,有星状毛及绒毛;花梗细瘦,长1—1.5厘米,有星状毛;花萼杯状,膜质,有4—5不规则的分裂,裂片披针状卵形,不等长,长约1—2厘米,无毛;花冠管状钟形,长约4厘米,口径4厘米,基部宽约1厘米,深红色,5裂,裂片圆形,长约1.2厘米,宽1.6厘米,顶端右凹缺;雄蕊10, 花丝长2—3厘米,不等长,基部有短绒毛; 花药卵圆形,长约2毫米;子房柱状锥形,长约5毫米,直径约3毫米,密被星状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 长3—3.5厘米,下部1/2被星状毛; 柱头小,不膨大。蒴果圆柱状,长约1.5厘米,微弯曲, 花期4月。[2]
产云南西部,生于2 700—3 300米的杜鹃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2]
本种的花萼特别大,长达1—2厘米,不规则分裂,花柱仅下部的1/2被星状毛,叶 下面有星状毛,在本亚组中是十分特殊的[1]。
绵毛房杜鹃Rhododendron facetum Balf.f. & Kingdon-Ward
淡黄杜鹃Rhododendron flavoflorum Ming
会东杜鹃Rhododendron huidongense Ming
星毛杜鹃Rhododendron kyawii Lace & W. W. Sm.
尾叶杜鹃Rhododendron urophyllum Fang
毛柱杜鹃Rhododendron venator Tagg [2]
Rhododendron schistocalyx Balf.F.Et Forrest in Not.Bot.Gard.Edinb.13:58, 1920;Tagg in Stevensoil,Spec.Rhodod. 369. 1930;Cullen et Chamb.InNot.Bot.Gard.Edinb.37:335. 1979;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379. 1982;云南植物志4:381. 1986.[1]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无毛或有星状毛及腺头刚毛。叶亚革质,较大,椭圆形至长倒卵 状椭圆形,先端钝圆稀渐尖,下面无毛或幼时有早落的星状毛稀多少残存;叶柄圆柱形。 花序有5—15花;花萼长2—5毫米,稀达1—2厘米(仅裂萼杜鹃R.Schistocalyx一 种);花冠管状钟形,多少肉质,深红色, 无点子,基部有5个紫红色的密腺囊;子房密 被绒毛;花柱基有腺头刚毛及星状毛或有星状毛到顶端。 本亚组的模式种:R.Parishii C.B.Clarke 本亚组有8种。我国有7种;主要产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缅甸东 北部也有分布。 毛柱杜鹃R.Venator Tagg的幼枝、叶及雌蕊有星状毛,应属于本亚组内,叶片的 形状及部分毛被有较人的区别,尚待进一步研究,暂保留于此。[1]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东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 我国有251种,多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分布至台湾;在我国西南部山区,海 拔2 000—3 500米的中山地带,常有纯杜鹃林分布,在贵州西部、黔西、大方及毕节三 县,更是杜鹃林连成一片,绵延百余里,成为我国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每当春末 夏初,各种杜鹃花争相开放,千姿百态,色彩缤粉,汇成花海,持续达一月之久,景色十 分壮观。组的模式种:Rhodendron ponticum Linn.本组的杜鹃花、叶常绿,花形较大,色彩艳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各国已广泛引种栽培,尤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普遍。我国的庐山植物园、四川灌县的华西树木保护中心、昆明植物园及杭州植物园栽培较多,有一定规模。此外,其木材细密可以用于制造器具及精细雕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