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脉杜鹃

粗脉杜鹃

亚组 大理杜鹃亚组
被子植物门
粗脉杜鹃
别称 麻叶杜鹃
中文学名 粗脉杜鹃
杜鹃花科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杜鹃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顶生 伞形花序,有花6—9朵。总轴短,长约3毫米,密被棕色绒毛; 花梗长1--1.5厘米, 密 被棕色绒毛;花萼小, 长约2毫米,5裂,裂片二角形, 密被绒毛;花冠漏斗状钟形, 长 4—4.5厘米, 粉红色至淡紫色, 筒部上方具紫色斑点, 内面近基部被白色微柔毛。 裂片 5, 扁圆形或宽卵形,稍不等长,长1.3—1.5厘米,宽2--2.2厘米, 顶端微缺;雄蕊 10,不等长,长2.5—4厘米, 花丝向下扩展,基部密陂白色微柔毛,花药椭圆形,黑褐 色, 长3—3,5毫米, 雌蕊与花冠等长或悄超过: 子房长卵圆形, 长6毫米, 密被黄白色 绒毛, 花柱无毛,极稀基部被微毛,柱头头状。勋果绿色,圆柱状,直立,基部略倾斜, 长2—2.5厘米,直径6—9毫米,密被灰色毛。 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粗脉杜鹃图册粗脉杜鹃图册(3)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南部和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和北部,云南东北部。生于海拔1200—2300米 的山坡林中。贵州、云南是新纪录。模式标水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本种提示

本种的叶通常倒披针形,上面呈泡状粗皱纹,下面毛被两层,上层巨被厚,红棕色, 成长后,多少脱落,花粉红色或淡紫色, 花冠长4—4.5厘米,易于他种区别。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coeloneurum Diels in Bot. Jahrb. 29:513. 1900;Chung in Mem. Sci. Soc. China 1:193. 1924;Tagg in Stevenson, Spec. Rhodod. 834. 1930;Fang in Contr.Bi01.Lab.Sci.Soc.China,Bot. 12:57. 1939,descr.Impl.;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139, 图4231. 1974;Cullen et Chamb. In Not. Bot.Gard. Edinb.36:120. 1978;Chamb. In Not.Bot. Gard. Edinb.39:361. 1982;中国四川杜鹃花 140—141, 198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