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禹王镇
地理位置
禹王镇政府所在地的禹王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建都的地方,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
禹王镇位于山西省夏县县城以西的呜条岗丘陵地带,青龙河畔,距县城7.5公里。
大蒜复栽番茄技术 (8-5)
大蒜复栽番茄技术,经过夏县禹王乡一带多年的实践证明,是一种适合运城市推广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试验结果,一般每亩产鲜蒜3500千克,番茄5000千克,毛收入9500元,除去投资1400元,每亩净收入8100元,产投比5.8∶1,该模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种植模式 收后快速灭茬,施足底肥,耕耙平整土地,按2.5米划行畦,..
慈母捐肾救子感动众乡亲 (7-29)
赵许伟是夏县禹王乡郭里村人,今年28岁,一家6口种着9亩地,虽说收入不高,但因为有赵许伟和妻子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不幸在今年5月发生。当时,在运城打工的赵许伟感到浑身无力,呼吸困难,到医院检查后,得知自己患的是双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已非常严重,必须每周保证两次透析,..
夏县惠农枣业合作社 架起了农民的致富桥 (3-25)
商报讯 3月22日,“夏县惠农枣业合作社”的示范点——禹王乡中其里村的一座大棚里,矮化枣树的绿叶已经挂满了枝头,150余名社员簇拥在运城市红枣专家郭红秀的身旁,专心地听他讲解“枣树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春季管理要点。专家的详细指导,..
万名清洁工八百台垃圾车活跃在夏县乡村 (1-14)
禹王乡师冯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村里制定的12条卫生公约张贴在各家各户的门上。地处县城的瑶峰镇南关村108条大街小巷确定了41名清洁工,责任落实到位,工资待遇到位。..
3月7日午间要闻(国内) (3-7)
今年春节,家住夏县禹王乡的张先生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箱伊利牛奶,回家品尝口味不对,仔细一看,自己购买的原来是“伊俐”牛奶……类似张先生的遭遇在山西省广大农村市场屡见不鲜。为整顿和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记者今天在山西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获悉,今年,..
禹王镇政府所在地的禹王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建都的地方,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禹王乡位于山西省夏县县城以西的呜条岗丘陵地带,青龙河畔,距县城7.5公里。
禹王镇辖:禹王村、辛庄村、郭里村、西赵村、中其里村、西其里村、史庄村、司马村、中秦村、秦寺村、西秦村、师冯村、东浒村、东浒庄村、秦家埝村、李庄村等。
境内太三路(太原一三门峡)穿乡而过,县乡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即为商贾贸易重地,每年旧历3月22日和9月22日有两次为期1 0天左右的古庙会仍沿袭至今,赶会商贾达七省之多。国土面积5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2万亩。全乡16个行政村,3.2万人。地形特征为西高东低,东部6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西部9村地处丘陵。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井灌面积达耕地面积的95%,是全县粮食主产乡之一。
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乡镇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乡已初步形成了以师冯村、西秦村为主的峨眉岭2000亩油桃基地,千亩苹果基地;以郭里村为主2000亩葡萄生产基地;以东浒、西赵村为主的1000余亩红枣基地;以中秦、庙后辛庄、司马村为主的2000亩大棚蔬菜基地等五大主导产业。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乡已发展户办、联办、村办、乡办企业500余个,外资企业2个。东浒村芦席、秦家埝村柳编、师冯村铁钗及保温材料远销河南、陕西等省,中秦村豌豆糕是远近闻名的名特产品,禹王造纸业已形成规模,木器加工已形成集团。50万元以上的汽钉厂、酱油厂,投资100余万元的饲料加工厂,投资300余万元的生态养殖园,投资800万元的水泥厂,运城客商投资6 0 0万元的夏冰冷饮食品有限公司和山东客商投资2300万元的山西冠宇化学有限公司在禹王落户。
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建材、冷饮食品、化工等为主的骨干企业集团,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乡已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巷道硬化,村村通电话,村村有自来水,村村有学校、医疗卫生等,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提升。
展望未来,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围绕“抓稳定,强开放,攻民营,广招商”的经济工作思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力推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