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志

书名 岳阳楼志
出版时间 1997年10月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本志内容涉及到了地理环境、建筑景观、历代兴废、当代大修、旅游管理等内容。[1]

作品目录

封面

湖南省志丛刊 岳阳楼志

版权页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南省志》总纂人员

《湖南省志》总编室

《岳阳楼志》编纂人员

编辑说明

图片

岳阳楼全景

岳阳门和城墙

夜色深深

怀甫亭

三醉亭

夕照

中外游客

仙梅亭

中秋之夜

一楼内陈设

三楼内陈设

古楼瑞雪

岳阳楼上对君山

毛泽东书杜诗

署范宽《岳阳楼图》

街景

署李白联

何绍基书窦垿联

郑家溉联

署李异《岳阳楼图》

宋院画岳阳楼

夏永《岳阳楼图》

明佚名《岳阳楼图》

龚贤《岳阳楼图》

安正文《岳阳楼图》

谢时臣《岳阳楼》

石涛《江上浮峰》

吕洞滨石刻像

石涛太白诗意画

郭沫若题匾

清高宗题诗

仙梅碑

明嘉靖年间为雷击后的岳阳楼

北伐军总政治部在岳阳楼留影

侵华日军占领下的岳阳楼

清治安告示碑

吴獬书李荣丙联

张照书《岳阳楼记》

民国时期岳阳楼

1932年大修后的岳阳楼,何健题匾

董邦达《洞庭秋月图》

张宗苍《岳阳大观》

颜家龙书吴敏树联

如意宝鼎

于石作《重修岳阳楼记》

周昭怡书刘大年联

吴丈蜀撰联

目录

概述

第一篇地理环境

第一章区位

第二章楼体基础

第三章气候

第一节气温

第二节风

第三节雨、雪

第四节光照、气压、蒸发

第四章大气、水质

第一节大气

第二节水质

第五章山水形胜

第六章楼畔古迹

第二篇建筑景观

第一章岳阳楼

第二章辅亭与城墙

第一节仙梅亭

第二节三醉亭

第三节城墙与牌楼

第三章园林建设

第一节平台

第二节怀甫亭

第三节碑廊

第四节门楼与院墙

第五节花园及树木

第六节其他

第三篇历代兴废

第一章三国时期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章隋唐时期

第四章宋代

第五章元代

第六章明代

第七章清代

第八章民国时期

第九章新中国建立后的修葺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修葺

第二节1957年至1984年的5次维修工程

第三节落架大修后的维修、保养

第四篇当代大修

第一章泊岸、台基维修加固

第一节基础加固工程

第二节泊岸台基维修加固工程

第二章楼亭修葺

第一节维修方案

第二节工程实施

第三章岳阳楼重修

第一节维修方案

第二节工程实施

第三节附属工程

第四章新技术运用

第一节木构件加固

第二节石构件琉璃构件加固

第五篇旅游管理

第一章旅游

第一节游客

第二节旅游活动

第三节服务

第二章管理

第一节管理体制

第二节管理机构

第三节文物保护管理

第六篇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一章写作缘由

第二章写作生活

第一节撰写地点

第二节取材对象

第三章历代评价

附录《〈岳阳楼记〉的历史考察》质疑

范仲淹与岳阳的有关史料

第七篇艺 文

第一章诗词

第一节诗

第二节词

第二章散文

第三章楹联

第四章书画

第一节书法

第二节绘画

第五章杂识

附岳阳楼著作名录

第八篇人物

鲁肃(172-271)

张说(667-730)

滕宗谅(991-1047)

范仲淹(989-1052)

郑民瞻

孙勰(1052-1120)

吴节

韩士英

胥文相

李时渐

李若星

李遇时

赵士珩

孙道林

田尔易 张世芳

黄凝道

熊懋奖

翟声诰

钏云卿(1805-1874)

张德容

唐莽 宋式奔

鲁荡平(1895-1976)

何键(1887-1956)

徐至炎

周凤九(1891-1960)

蒋介石(1887-1975)

刘少奇(1898-1969)

朱德(1886-1976)

郭沫若(1892-1978)

胡耀邦(1915-1989)

李细清(1916-1989)

陈忆吾(1909-1990)

史事纪略

后记[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