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文集

作者 《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
出版时间 2002-10-1
语种 简体中文
定价 998元
目录导航

全15卷

  作者:《梁实秋文集》编辑委员会 编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1   ISBN:7806710019   字数:518000   纸张:胶版纸   定价:998 元

内容提要

   梁实秋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 文学批评、散文创作、学术研究和 英国文学翻译等,都有着他杰出的贡献。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他个人的复杂性以及众所周知的原因,梁实秋是以一个“反动文人”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人 交通规则他的认识仅限于“ 资本家的‘乏 走狗’”。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评论界对他开始了重新认识和评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在他逝世以后,大陆更掀起了一股梁实秋热,但无论是褒是贬,都盖棺而未定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现在正是对梁实秋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时候。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 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 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 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 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 《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 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 《时事新报》副刊 《青光》,同时与 张禹九合编 《苦茶》杂志。不久任 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 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 《 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 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 杨振声邀请他到 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 《 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 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 《世界日报》副刊 《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 《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 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 《 中央日报》副刊 《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 师范学院(后改 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 《 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 《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 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 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 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 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 思恋 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 感人至深。

编辑推荐

  六十年笔耕生涯 毁誉参半,十五卷皇皇巨著 丹心一点!

目录

  第一卷   《<冬夜>、<草儿>评论》    《浪漫的与古典的》   《文学的纪律》   《文艺批评论》    《偏见集》    《文学因缘》   第二卷    《骂人的艺术》   《雅舍小品》    《 谈徐志摩》    《 秋室杂文》    《 谈闻一多》   第三卷    《秋室杂忆》    《实秋杂文》   《 西雅图杂记》   《雅舍小品·续集》    《看云集》    《 槐园梦忆》   第四卷    《 梁实秋札记》    《白猫王子及其他》   《雅舍小品·三集》    《 雅舍杂文》   第五卷    《雅舍谈吃》   《 雅舍散文》   《雅舍小品·四集》   《雅舍散文·二集》   第六卷   《集外拾遗(一):诗歌 小说 散文(1919-1930)》   第七卷   《集外拾遗(二):散文(1931-1987)》   第八卷   《约翰孙》   《永恒的剧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译序   关于莎士比亚(轶文辑录)   第九卷   实秋 书简    雅舍情书   雅舍 家书   第十卷   《英国文学史》第一卷   第十一卷   《英国文学史》第二卷   第十二卷   《英国文学史》第三卷   第十三卷   《英国文学选》第一卷   第十四卷   《英国文学选》第二卷   第十五卷   《英国文学选》第三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