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

地理位置 鹿蹄涧村
中文名称 杨家祠堂
始建时间 1836年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

位于鹿蹄涧村,距代州城东北19公里。代州不仅是杨家将出生入死的战场,也是杨家将的坟茔和故居所在地。

历史价值

祠堂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守护在祠堂。祠门以南,有三间楼台,名为“颂德楼”,这里是杨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阶而上,抬头即可见到祠门上悬挂的金字匾额:分别是“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堂两厢有描述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陈列着杨家将史迹展览和相关文物。后院是祠堂的主体部分,有正殿五间,正中是杨继业夫妇的塑像,两侧是杨门八子像。此外还有许多石碑,都是历朝历代褒扬杨门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关典故

在后院正中有一块鹿蹄石,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杨业的十四代孙杨友与他的弟弟杨山在一次狩猎时,射中一只梅花鹿的前蹄,这只鹿带伤而逃,杨氏兄弟二人在后面紧紧追赶,那只鹿逃到鹿蹄涧村后突然消失不见了,杨氏兄弟在鹿消失的地方挖掘出一块印有带箭梅花鹿形状的怪石。他二人认为这定是有神仙点拨,所以就选择在此地居住了。

交通

鹿蹄涧村距108国道2公里,可从代州租车前往;也可乘代州至繁峙方向的班车往返。

门票

 

杨忠武祠5元 七郎墓5元

住宿

可以借宿在村民家中。

  由此,鹿蹄涧村得名。

凤凰古城的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