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畈,发源于幕阜山北麓,地处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明代文学家吴国伦夜过阳新排石,曾驻足阮家畈富水河旁,吟唱道:“绝岸遥相距,不流迥自宽。鸟归山市瞑,枫落水村边。玩世曾棋局,藏身只钓竿。孤舟天地外,云石总奇观。”描写的就是阮家畈动人的景致。
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清澈的泉水犹如喷射出的琼浆玉液,然后汇集上游的雉水河、厦铺河、横石河、燕厦河、黄沙河等数百条山溪由西向东,交融汇合成了碧波荡漾的河水,一路狂欢,奔向长江。在阮家畈,开门见山,举步即水,仿佛走在山水画中。头顶蓝天白云,满目青山绿水,吸纳两岸花香,怡然行走画中,让人美不胜收,美景目不暇接,在著名的风景区富水河隐水洞东端一公里处,有一个叫黄石洞的地方,其林木茂密,地势险要,怪石林立,其中三块巨石,直指苍穹,屹然傲立,四周遗留有土地革命时期的标语及相关红色文物,据说,这就是当年红十七军诞生的地方。
出隐水洞、黄石洞,可找到明代侍郎朱廷立之墓。朱廷立于1523年登进士第,曾先后任浙江诸暨知县、顺天巡抚、兵部侍郎、都御史、大理寺卿、工部侍郎、礼命侍郎,为官十任,荣登二品。在职期间不忘笔耕,著有《盐政志》、《马政志》等书,其中部分作品被收录入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是位学术深厚的儒官。朱侍郎退仕回乡后,著有《两崖集》,题写了不少牌匾,如今通羊镇管家悬岩的“铜肝铁胆”就是他当年的手迹。
在阮家畈富水河河面上至今还生活着400多名渔民,200多艘渔船常年在富水河上穿梭,还不包括富水河流经的大网湖水域。正是流淌不息的富水河,造就了总面积为20495公顷的大网湖这片宝贵的湿地保护区,也使阮家畈地区真正成为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