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内伤,耗伤肝气;久病体弱,他脏伤肝;劳逸失调,损伤肝气;用药不当,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病理特征为汇管区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其向周围肝实质内侵入发展,破坏肝小叶界板,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小叶内间隔形成,攻伐无度等所致。
多见于脏腑兼病中,如肝硬化见肝肾阴虚导致肝气阴两虚;肝气虚弱,血失归藏的出血证;肝气虚衰,心神经失养的忧郁证,肝肾气虚,以致肾失封藏固摄能力,出现性功能泌尿方面的病症。
《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气虚与脾气虚两者均可见乏力、舌淡、脉弱等气虚证候。脾气虚除出现上述症状外,往往兼有纳呆、呕吐、泄泻、腹胀、食后胀甚等脾虚不运之证。甚则脾不统血而见呕血、便黑,其形体多为消瘦。肝气虚之患者,则多常兼见神思不得伸展及筋失所养之症状,如悒悒不乐、表情淡漠、犹豫不决、腿困等。虽可因木不疏上,见脘腹胀满,但此满都为虚满,按之柔软,很少见呕、泻等证。
肝气虚与肝郁
虽然两者均有悒悒不乐、胸肋隐痛、少腹坠胀等郁滞症状,但肝气虚证都是劳则郁甚,不为情志所转移。予疏肝解郁药无效或使其病情加重。而肝郁者,其病情常随情志因素而有所变化,适当运动往往使症状好转,脉象多为弦。且肝气虚证有明显的气虚症状,为肝郁者所无。
肝气虚与肝血虚
两者均见肢体麻木、爪甲不华、视力减退、月经衍期等证。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属气虚者.以筋腱弛纵、伸缩无力为主,每兼虚寒之象,如形寒肢冷、四肢不温等。属血虚者,以肢体麻木,肌肉跳动为多,常兼虚热之象,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中医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黄元卿强调人之生气不足者,十之八九。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表现。生理上,五脏之正常功能赖五脏之气,病理上,脏腑的功能失调,也会引起脏气失常。肝气虚是肝气失常之一,是肝脏功能失调的一大病理机制,否认或忽视肝气虚,脏腑辨证理论是不完善的。五脏皆有气虚,惟不言肝脏,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局限。由于对肝气虚的忽视,直接导致临床辨证对肝气虚的空白。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肝炎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就是正虚,主要是肝气虚。正虚不能抗邪外出,邪之久存进一步加重正虚。肝气虚证为疾病长期发展演变后而形成的一种病理表现。总之,重视肝气虚,既能从理论上丰富对肝病及疑难杂症的认识,又能拓展临证思路,调补肝气是提高慢性肝病及疑难杂症诊治疗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由之路。
多见于脏腑兼病中,如肝硬化见肝肾阴虚导致肝气阴两虚;肝气虚弱,血失归藏的出血证;肝气虚衰,心神经失养的忧郁证,肝肾气虚,以致肾失封藏固摄能力,出现性功能泌尿方面的病症。
《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调理方法多以养肝为主,逍遥散:为疏肝理脾常用方剂,方中仍以柴胡为君,顺其条达之性以疏肝解郁,当归、杭芍、白术、云苓以养血柔肝健脾。
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血止痛见长,亦在柴胡、香附等疏肝理气药中佐以杭芍养血柔肝,以免耗伤肝体肝火旺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能够帮助;清火的食物,如黄瓜,橙子,苦瓜等.喝茶也可起到清肝火的作用,如绿茶,苦丁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同时也可以选择养生健肝茶,用沸水冲泡后当茶饮用,养生健肝茶是由绞股蓝,溪黄草,柴胡,灵芝,枸杞子,猪苓,甘草等组成的,对营养过剩或饮食不规律所引起的脂肪肝人群和血脂偏高人群有预防调理的作用。
一贯煎:本方乃于滋养肝肾药中,少加疏肝利气之川楝子组成,以使肝体得养,气机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