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篇被名为《五行》篇。整整二十年後,一九九三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篇自名为
《五行》篇。
二十年前的研究已经指明,这个《五行》篇,正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作为子思孟轲学派代表作来批判的那个“五行”说;二十年後它与《缁衣》等相传为子思的著作相伴再次出土,并自名曰《五行》,於是多了一层内证,而使此前的断案铁证如山,永毋庸议。
二十多年的工夫化解了二千多年的疑案,使人们对早期儒家有个更切近的认识,着实是一件快事。
【经1】〖五行〗(1):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2);不形於内,谓之行(3)。
智(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4)。
义(礼)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礼(智)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圣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德之〗(5)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6),谓之善。善、人道也(7);德、天道也。
【注】(1)行,heng二声,读如珩。五行(wu heng)为“仁义礼智圣”,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wu xing)有别。仁义礼智圣之改为仁义礼智信,及其与金木水火土的配搭,是西汉时事;五行(wu heng)亦以避文帝刘恒讳而改称五常。
(2) 内,心中。形,成形。仁,在此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或形而上的天道;经人领悟而成形於人心,是为“德之行(heng)”或一种德行(heng)。下四句同此。又,【经28】即最末一章之【说】文谓,仁形於内之形为“悦”,义形於内之形为“畏”,礼形於内之形为“恭”。
(3) 不形於内谓之行,谓若未经领悟而未能成形於心,只是体现於行动,则叫做“行(xing)”。
(4) 帛本以“仁智义礼圣”为序,竹本作“仁义礼智圣”。查《管子·水地》九德为“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荀子·法行》七德为“仁知义行勇情辞”,《礼记·聘义》十德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皆以“仁、知、义”相连;而竹本《五行》篇的具体论述次序则为“仁义礼智”,《孟子》说四端亦为“仁义礼智”,郭店楚简他篇亦多“仁义”并称。由此似可推知竹本【经1】次序在先,帛本次序受到後来习惯影响。
(5) 帛本无“德之”二字。当依竹本补。盖“圣”乃一种德行(heng),不是善行(xing);只能形於内,不能“不形於内”。纵或有众不能形圣德於内,亦无损其为“德之行”;故曰“不形於内,谓之德之行”。
(6) 四行(si xing),即上列的不形於内的仁义礼智四者。
(7) 仁义礼智四行为人道。参见《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智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
【经2】君子无(亡)中心之忧则无(亡)中心之智(1),无(亡)中心之智则无(亡)中心之悦(2),无(亡)中心之悦则不安(3),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亡)德(4)。
〔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5),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6)〕
【注】(1)忧,非五行之一亦非四行之一,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五行四行的前提条件。《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智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皆有以忧为智前提,无忧则无智之意。
(2) 中心之悦,指形於内的仁。参见【说28】说悦。
(3) 安,心安理得。【说13】曰:“安也者,言与其体偕安也。”与其体,当指心与其体。
(4) 德始於忧,成於乐。
(5) 《孟子·离娄下》:“舜、人也 ,我、亦人也。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後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可视为“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之一解。又,与帛书《五行》同卷之古佚书《德圣》篇有“知人道曰智,知天道曰圣”句,可知本章谈“中心之智”“中心之圣”,乃分论人道天道,总括上章之“四行”“五行”者。
(6) 竹本缺此节五句,当系误夺,应据帛书补。
【经3】五行皆形於(于)〔厥〕内(1),〖而〗时行之,谓之君子。
士有志於君子道(2),谓之志士(3)。
【注】(1)厥、其。
(2) 君子道,即天之道或天道,见【说17】“闻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说。
(3) 士与君子,道德修养的两种境界。《荀子·哀公》:“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又《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经4】善弗为无(亡)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1)。
思〖不〗精(清)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形(2)。
不形〔则〕不安(3),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亡)德。
【注】(1)善,仁义礼智四行之和。德,仁义礼智圣五行之和。善在为,德须志(即心响往之);为与志,必先知之;知则赖於思。儒者以思为人之五事之一,与貌言视听并列;见《尚书·洪范》篇。
(2) 竹帛本“清”“精”之异,以文义言,当从帛书作“精”。《孔丛子·说义》有云:“且君子之虑多,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亦不精则不察之义。又,据【经5、6】,知思之精与察,指“仁”言;思之长与得,指“智”言;思之轻与形,指“圣”言。
(3) 不形,五行不形於内也。
【经5】不仁,思不能精(清);不智,思不能长(1)。不仁不智(2)。未见君子,忧心不能〖××,既见君子,心不〗能悦(3)。〔《诗》曰:“未见君子,忧心××。〕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悦。”(4)此之谓也。
不仁,思不能精(清);不圣,思不能轻。不仁不圣。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既见君子,心不〖能降〗(5)。
【注】(1)《淮南子·人间训》有“愚人之思啜”句,高诱注:“啜,短也。”亦不智思不能长之义。
(2)不仁不智,据【说10】句法可推知,乃“不仁则不智”义。下段“不仁不圣”同。
(3) 谓若未见君子时,并无中心之忧,则既见君子後,将亦无中心之悦。
(4) (5)《诗·召南·草虫》之篇。诗曰:“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未见君子,忧心啜啜。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悦”。
【经6】仁之思也精(清),精(清)则察,察则安,安则温(1),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不忧(爱)(2),不忧(爱)则王(玉)色(3),王(玉)色则形(4),形则仁。
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智(5)。
圣之思也轻(6),轻则形,形则不忘,不忘则聪,聪则闻君子道,闻君子道则王言(玉音)(7),王言(玉音)则〖形,形则〗圣(8)。
〔【说6】『圣之思也轻』。思也者,思天也(9);轻者尚矣(10)。
『轻则形』。形者,形其所思也。酉下子轻思<思轻>於翟,路人如斩;酉下子见其如斩也,路人如流。言其思之形也(11)。
『形则不忘』。不忘者,不忘其所□〈思〉也(12),圣之结於心者也。
『不忘则聪』。聪者,圣之藏於耳者也(13),犹孔子之闻轻者之鼓而得夏之卢也(14)。
『聪则闻君子道』。道者,天道也,闻君子道之志耳而知之也。
『闻君子道则玉音』。□□□□□□而美者也,圣者闻志耳而知其所以为□者也。
『玉音则圣<形>(15)』。□□□□
『〈形则圣〉(16)』。□□□□圣。〕
【注】(1)温,宽缓和柔也。参《论语·季氏》:“色思温。”《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又,竹本“温”从心不从氵,意在强调其为心态。
(2) 不忧,当从竹本作“爱”,【经10】“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可证。
(3) 玉色,《韩诗外传·一》有云:“古者天子入则撞蕤宾以冶容貌,容貌得则颜色齐,颜色齐则肌肤安。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尚书大传》〈皋繇谟〉篇略同;又,〈洛诰〉篇有“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句。则玉色,温而厉之色也。
(4) 形,谓仁乃形於内也。
(5) 《文子·上仁》:“知贤之谓智。”《孟子·尽心下》:“智之与贤者也。”
(6) 《礼记·中庸》所谓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及《荀子·不苟》:“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 。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可作“圣之思也轻”之解。又,自此句始,【经】文有【说】。
(7) “王言”当从竹本作“玉音”,【说】文可证。《荀子·法行》:“夫玉者……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管子·水地》:“夫玉……叩之,气音清搏澈远,纯而不杀。”又,陈奂《诗毛氏传疏》疏《白驹》“毋金玉尔音”曰:“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
(8) 本章及前两章皆以仁智圣并举。智圣在此代表善、德即四行与五行或人道与天道(参【经2】【注5】引《德圣》);仁则代表六德即人伦道德。详见本书《三重道德论》。
(9) 天,指天道;思天,志於道也。
(10)尚,上也。《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似可释此处之“圣之思也轻”。
(11)本段含义不明。“七四本”曰:“酉下子疑是柳下惠。”“八○本”曰:“斩流皆喻行止之态,《商君书·赏刑》述晋文公将明刑以亲百姓,’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
(12)思字以意补。
(13)《书·洪范》:“听曰聪。”古佚书《德圣》:“圣者,声也。……其谓之圣者,取诸声也。”《文子》:“闻而知之,圣也。”(定县汉简1193)《白虎通·圣人》:“圣者,声也。……闻声知情。”又,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游》:“古听、声、圣乃一字。其字即作×,从口耳会意。言口有所言,耳得之而为声,其得声动作则为听。圣、声、听均後起之字也。圣从×壬声,仅於×之初文符以声符而已。”
(14)鼓,“七四本”释击。轻者,疑为轻吕之误,《逸周书·克殷》有“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句;轻吕,剑名。夏之卢,《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谓欧冶子造剑五枚,其一名湛卢,《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亦谓欧冶造宝剑五: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声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九域志》云建州有湛炉山,昔湛王铸剑其上,因以为名。则夏之卢(炉)者,似可作夏地或夏王所铸兵器解。查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有“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等语,则夏之卢或为夏启剑欤?(以上据殷孟伦教授说)据此,孔子之闻轻吕之击而得夏之卢,誉其聪也。“八○本”“疑轻读为磬,卢读为×,×是悬磬的架子”,亦可并存。
(15)(16)据【经】文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