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雅美鳞趾虎
俗名别名
英文名Yami 拉丁学名Lepidodactylusyami
地理分布
繁殖方式卵生。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动物界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亚门名:Vertabrata
拉丁纲名:Reptilia 中文纲名:爬虫纲
拉丁目名:Squamata 中文目名:有鳞目
拉丁亚目名:Sauria 中文亚目名:蜥蜴亚目
拉丁科名:Gekkonidae 中文科名:壁虎科
拉丁属名:Lepidodactylus 中文属名:鳞趾虎属
雅美鳞趾蝎虎躯干长约4公分,最大全长可达8公分,身体主要以褐色为主,体色深浅会随环境而改变。由体背延伸到尾部的浅色区域会形成背部中央规则分布的斑块。尾部边缘鳞片特化为细刺状,且雄性个体尾巴基部明显突起。四肢指下有指瓣两列,第一指不具爪且第三、第四指间具蹼状膜。
雅美鳞趾蝎虎白天常躲藏于林投、槟榔、香蕉或其它叶片较大的植物叶基部位,或是藏身于树皮下及缝隙中,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蜥蜴,尾部极容易自割,以昆虫和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雅美鳞趾蝎虎是一种以卵生方式进行生殖的壁虎,一次会产下两枚卵壳紧密相连的卵。
雅美鳞趾蝎虎是中国台湾岛特有种,目前仅在兰屿有发现纪录。
壁虎科有不下90属900~1000种,是蜥蜴目中的第二大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岛屿和高山。壁虎属(Gekko)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与壁虎。蜥虎属中国已知4种,半叶趾虎属、截趾虎属和蝎虎属中国各有1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壁虎科身体扁平,尾可自行截断再生,多在夜间活动。壁虎主要为森林中的树栖蜥蜴,脚有粘附能力,但在沙漠等其它环境中种类也不少,也有一些成员在白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