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冠鸦雀

灰冠鸦雀

外文名 Grey-crownedCrowtit
拉丁学名 Paradoxornisprzewalskii
脊索动物门
雀形目
分布区域 分布于甘肃西南部的舟曲、卓尼。
鸦雀属
目录导航

识别特征

(一) 长约12.5厘米的嘴形状如鹦鹉的鸦雀:

灰冠鸦雀灰冠鸦雀嘴侧厚如圆拱形;头部及耳羽灰色,有较宽的黑色眉纹由额基向后延伸至后颈;上体橄榄黄色;尾羽灰橄榄色;下嘴基部向后至颈侧有宽阔的白色颚纹;喉黑色,上胸栗褐色,下胸较淡,腹淡黄色。

(二) 体长13厘米的鸦雀:

顶冠及颈背灰色而与红褐色的额、眼先及眉纹成对比,眉纹后端近黑。上体灰橄榄色,脸、喉及上胸黄褐;下体余部浅褐,两胁偏灰。两翼橄榄色而带棕色斑块;尾橄榄灰色,尾缘色较鲜亮。[1]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肉色。

叫声:联络叫声为短促的嘟声,间以尖细高音trr-trr-trr-trr…tsit tsit tsit…trr-trr-trr…tsit tsit tsit-it…(C. Robson)。[1]

分布范围

灰冠鸦雀灰冠鸦雀分布于甘肃西南部的舟曲、卓尼。[1]

分布状况:稀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列为不详种。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仅限于青海东南部经甘肃南部至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地区。[1]

生活习性

titletitle性活泼,结小群栖于芦苇地,或栖息于林缘稀疏草地及灌丛地带。[1]繁殖期分散成对,营巢在灌丛茂密处,巢呈杯状。食物以昆虫为主。

保护等级

稀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列为不详种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级。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目击记录。有专家开始怀疑它们已经灭绝。

灰冠鸦雀灰冠鸦雀(5)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