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ros 最早起源于西班牙.
在古老时代的西班牙, 牧羊人需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迁徙及放牧羊群.
往往随身所携带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为了避免累贅,粮食做成的Churros就成为他们最方便携带的随身食品. 到了约20世纪初的时候, 人们开始发现加了一些糖粉的Churros更好吃. 在过了沒多久之后, 也开始出现了星型的Churros;并在欧洲广为流传;欧洲人自古就有喝咖啡的习惯,这种广为流传的食品便成了他们咖啡桌上常备的餐点;
西班牙的冒险家, 到了墨西哥探险时把也Churros带去了. 因此, Churros在墨西哥便广为流传. 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墨西哥人移民美国.Churros在美国也渐渐的流行起來, 并带动一鼓风潮. 而现在经过不断的研发,陆续发展出有多种口味馅料的Churros, 使得Churros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欧洲及美洲大陆上已有上万家churros coffee店。
而今天,churros以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形式来中国了,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2007年是中国与西班牙的文化年,西班牙的著名食品churros也随风而来。登录中国后公司创始人对该食品进行了更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文化的改进,使之大受欢迎,喜爱人群广泛,尤为年轻人居多,我公司再音乐节,啤酒节等盛会上做品牌宣传时,每天排队的人群成为会场的一大亮点。
拉丁果在大连
2007年7月,拉丁果受中国国际啤酒节的邀请走进大连,每天排队的顾客使拉丁果成为啤酒节的焦点,然而每天众多的回头客光顾,更加证明了拉丁果的口味及品质是非常受人民喜欢的。
拉丁果在北京
北京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是其他低于不可攀比的,在拉丁果参加了北京迷迪音乐节,爵士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的品牌推广之后,证明北京更是适合拉丁果生长的地方,品尝后不禁伸出大拇指,进而带动了北京顾客的购买。
拉丁果在杭州
2007年10月下旬拉丁果走进国内知名的杭州美食节,火爆的场面,迎来了各家媒体记者的青睐。因此,拉丁果被杭州电视台、钱江晚报、CCTV.COM旅游、新华网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报道。
材料:低筋面粉120g,黄油90g,细砂糖20g,牛奶150ml,鸡蛋1个,盐少许,肉桂粉少许,巧克力酱,冰淇淋一个
工具:裱花袋,打蛋器,小汤锅
第一步,将牛奶,黄油,细砂糖,食盐放入汤锅中加热烧开,并搅拌均匀,如果喜欢甜的,糖的量可自行增加。
第二步,将面粉缓慢倒入汤锅中,与第一步的混合液充分融合,搅拌均匀,加入鸡蛋,将面揉匀,然后装入裱花袋中。
第三步:锅中加入适量色拉油,够炸东西的量就可以,待油温比较热时,将裱花袋里的面粉挤入油锅中,这时要防止有油溅出,将其炸至金黄后,捞出即可。
取少许细砂糖与少量肉桂粉混合,让后将炸好的吉事果放入其中沾匀,然后淋上冰淇淋和巧克力酱就大功告成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