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鹞鲼

斑点鹞鲼

中文名 斑点鹞鲼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保护级别 (IUCN2006年ver3.1)——近危(NT)
别名 纳氏鹞鲼、鸭嘴燕魟
动物界
亚纲 板鳃亚纲
亚种
亚目 鲼亚目
鹞鲼属
目录导航

动物学史

斑点鹞鲼最初由Euphrasen于1790年描述并命名为Raja narinari(Euphrasen 1790)。后来名称更改为Stoasodon narinari,再后来更改为有效学名Aetobatus narinari(Euphrasen 1790年)。属名Aetobatus源自希腊语aetos(意为“鹰”)和batis(意为“射线”)。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提到该物种的同义词包括Raja narinariEuphrasen 1790、Aetobatis narinariEuphrasen 1790、Stoasodon narinariEuphrasen 1790、Aetobates narinariEuphrasen 1790、Raia quinqueaculeataQuoy & Gaimard 1824、Aetomylus maculatusnon Gray 1834、Myliobatus maculatusnon Gray 1834、Myliobatis eeltenkeeRüppell 1837、Myliobatis macropteraMcClelland 1841、Aetobatis latirostrisDuméril 1861。[2]

斑点鹞鲼有时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物种,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物种。该种可能是睛斑鹞鲼(Aetobatus ocellatus)的误鉴,可能只分布于西大西洋海域(Ebert et al.2013),是需要再进一步研究之鱼种。

形态特征

斑点鹞鲼斑点鹞鲼(11)刚产仔鱼体盘宽170-360毫米,成鱼大型,少数体盘宽可达2米余,重达200千克。体盘宽约为体盘长的2倍;前缘微凸,后缘凹入,里缘圆凸;前角钝尖,稍下弯,后角广圆。吻较短,弧形,前端钝圆,向头前下斜,突出于腹面上,吻长约等于体盘长的1/8-1/7(幼体吻较短)。眼圆形,侧位,稍突起;眼径约与喷水孔径相等;眼间隔微凸。前囟近楔形,侧缘几直形,向里微斜。喷水孔背位,位于眼后,前部不伸达眼后半部下方。鼻孔平横,只露出一个椭圆形入水孔;前鼻瓣连合,后缘正中深凹,两侧斜突,盖于口隅上,前部里侧具一叶状皮瓣,边缘细裂,旋入于鼻腔内,能开闭出水孔;后鼻瓣前部里侧具一圆形皮膜,能开闭入水孔,后部转入于鼻腔与鼻口沟之间。口中大,平横,口宽小于口前吻长。腭膜圆襟形,后缘细裂,前部具显著乳突一大群,分作2-3横行,前行7-8个,中间5-6个较大,两侧两个较小;后行4个,比前行为大,端部有时分叉,两侧各2个,中行0-1个,较细小 口底在咽头前方具乳突2横行,后行具显著乳突7-9个,端部有时分叉,前行具细小乳突2个齿平扁宽大,上下颌齿各1纵行;上颌齿比下颌齿为宽,齿先后平横排列;下颌齿中部向前部突出,作连续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齿前端突出口外。鳃孔狭小,距离约相等,第三鳃孔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1/5。

腹鳍狭长,后部伸出胸鳍里角之后,后缘圆凸,外角和里角圆形,里缘分明;鳍脚粗扁,后端圆锥形。背鳍1个,小型;近长方形,前缘斜直或微凸,后缘平切,里缘短而分明,上角广圆,下角纯尖;起点距腹鳍终点比其基底长稍小,后端比腹鳍后端前许多。尾细长,约为体盘长之4倍;尾刺1个;无侧褶,上下皮褶都退化。体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胸鳍、腹鳍和背鳍上具白色或蓝色斑点,吻上和头上纯褐色无斑点;腹面白色,胸鳍和腹鳍后缘暗褐色;尾隐具暗褐色和浅色条纹。

栖息环境

斑点鹞鲼通常栖息于海湾和珊瑚礁上,偶尔进入河口栖息地。尽管斑点鹞鲼出现在大约60米深的近岸水域,但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开阔水域游动。

生活习性

斑点鹞鲼属热带和暖温带近海底栖鱼类,但运用翅膀状的胸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外角尖突)能自由翱翔于水中。主食软体动物贝类,对贝类养殖危害大,亦食鱼、虾、蠕虫等;用下颌板状齿挖掘沙中贝类,并借铺石状板齿磨碎贝壳,可能借口底乳突分离贝壳与肉。尾刺有毒腺。

在开阔水域,斑点鹞鲼经常形成大的鱼群,在水面附近游动。在百慕大的存在证明了它可以在开阔水域中长距离游动。该物种在被追逐时能够完全跳出水面。它通过胸鳍的起伏在水中优雅地“飞翔”。当斑点鹞鲼被捕获并从水中取出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尽管对斑点鹞鲼的生活史仍需进行大量研究,但已知该物种具有很高的位点保真度(个体经常停留或返回同一位置)。斑点鹞鲼也与它自己物种中的其他个体进行社交活动。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分布于热带和暖温带的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西大西洋中,分布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百慕大以南的巴西附近的海域。在东大西洋,从毛里塔尼亚到安哥拉。在印度至西太平洋,它出现在红海中,从南非到夏威夷,包括北至日本和南至澳大利亚海域。在东太平洋,从加利福尼亚湾以南到秘鲁的皮萨罗港,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沿海、南海。斑点鹞鲼分布图斑点鹞鲼分布图

国家地区

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新南威尔士州)、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喀麦隆、开曼群岛、中国、哥伦比亚、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古巴、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牙买加、日本、约旦、肯尼亚、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威特、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南下加利福尼亚、恰帕斯州、坎佩切州、塔巴斯科州、格雷罗州、纳亚里特省、米却肯州、瓦哈卡州、金塔纳罗奥州、锡那罗亚州、索诺拉州、哈利斯科州、尤卡坦州、韦拉克鲁斯州、下加利福尼亚州、科利马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尼加拉瓜、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波多黎各、卡塔尔、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马州、北卡罗来纳州、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夏威夷州、南卡罗来纳州)、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也门。

繁殖方式

交配行为通常包括1个或多个雄性对雌性的追求。这些雄性用上牙板抓住雌性的背。然后,一只雄性抓住雌性胸鳍的边缘,滚到雌性的腹侧。然后雄性把一个扣环插入雌性。交配时间持续30-90秒。观察到雌性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方式与多达4只雄性交配。

斑点鹞鲼是卵胎生的,意思是卵在体内发育并在母亲体内孵化。从卵子中释放出来后,胚胎由卵黄囊滋养,而不是通过胎盘与母体的连接。孕娠雌鱼子宫内壁密布绒毛状乳突,其分泌物供胎儿营养。每窝最多有4只幼鱼出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 ver 3.1)——近危(NT)。

主要价值

斑点鹞鲼被定置网时常可捕获,肉质尚佳,可供食用。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族馆展示鱼,经常在公共水族馆中可以看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