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

李德发

中文名 李德发
毕业院校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专业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个人简介

李德发(1953.12.28)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河北省隆化县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89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构建了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在猪上的有效营养价值数据库,创建了饲料原料有效养分动态预测模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动态模型,主持修订了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科研论文 206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发明专利 17 项,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 8 项。培养了 154 名研究生和博士后,指导的 2 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物履历

1989.09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5.01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11至今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主任

2000.06至今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2004.04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院长

2004.10至今 农业部饲料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

2005.10至今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8年12月,任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1]

成就及荣誉

李德发教授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集成和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我国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和饲料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主持973项目“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和“猪肌肉发育与肌内脂肪沉积的机制与营养调控”等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97篇,他人引用1110次,单篇他引最高107次,出版编著6部;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培养的学生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0年被评为全国10位优秀博士后之一,2008年获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当选世界畜产学会副主席;2010年作为主编,创办我国畜牧领域首个英文刊物《J Anim Sci Biotechnol》。

任免信息

2018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决定,任命李德发为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