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河 太平河是滹沱河的一条支流,原先叫汊河。河段原有古运河道和北泄洪渠两河段组成,西端与鹿泉市太平河相接,东至滹沱河入口,全长约17600米,宽120—200米。河道两岸按“50年一遇”标准筑堤,并堆山造景、修建防护林和绿化带,是城区北部一条集防洪、防沙、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河。
直通车:旅游10路
途经站点:北站 → 北焦 → 省医院 → 宁北街北口 → 中华和平路口 → 博爱医院 → 中储 → 高柱路东口 → 金柏林 → 北二环中华大街口 → 党家庄 → 新苑小区 → 赵佗公园 → 北郡小区 → 石津灌区文化公园 → 化工机械厂宿舍 → 南高基东口 → 翠屏路西口 → 南高基公园 → 南高基滑雪场 → 绿色公园 → 前进桥 → 市武警支队 → 农业科技园 → 滹沱河迎宾馆 → 太平河公园 → 太平河湿地
滹沱河、太平河原称汊河雪是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两条行洪河道,担负着泄洪、补水等重要功能。多年来,由于未能纳入城市统一管理和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太平河狭窄淤堵,存在较大洪水隐患。各种污水直接排入,沿线还囤积着300多万立方米的建筑及工业生活垃圾,臭气熏天。作为石家庄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太平河地区现状水开采量占城市地下水总供水量的70%。周边设有多个地下水取水井,但由于水源地的污染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许多眼水井已经报废。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经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碧波荡漾的太平河水域成为广大石家庄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里绿意葱茏,鸟语花香,可登高赏景,亦可戏水泛舟,甚至吸引了天鹅、野鸭等野生禽类前来栖息。
二期穴西泄洪渠雪工程全长18.15公里,按10年(台头以北按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拓宽疏浚泄洪渠熏结合南水北调左岸防洪和太平河石环公路工程建设熏使南北泄洪渠防洪堤防洪能力达到200年一遇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泄洪渠整治工程、污水改造工程和园林绿化等,预计2007年底完成。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经营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提升和协调结合,形成“城市融入自然,自然绿色城市”的怡人境界。具体内容为一渠(南泄洪渠拓宽、疏浚)、两带(生态防护带、郊野游憩带)、三园(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达到“城市融入自然,自然绿色城市”的宜人境界。其中包括面积为249.92公顷的生态防护带、10.43公顷的湿地公园、水面面积为34.47公顷的水景公园和生态公园。
过去太平河是穿村而过,每年夏季,洪水汹涌,南北隔绝,淤泥冲积,常常淹没村落田野,人们为了使太平河水驯服而过,不再泛滥,世世代代永保平安,故将此桥命名为永安桥。
而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走近永安桥,整个石桥设计别致,造型美观,具有鲜明的特色。大桥全部用青石条砌券而成,为单孔斗拱桥,桥面长20米,宽4.5米,拱长11米,深9米,石券孔洞的直径为11米左右。桥东西两侧的桥面上,各有石望柱八根,柱头上有石雕的狮、桃等物;石柱之间有栏板,两侧各有栏板七块,栏板上浮雕着各种人物、传说、故事、或花卉图案;桥孔顶处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头雄狮浮雕头像,虽历经风雨,仍然气势雄伟、栩栩如生。
古太平河每年雨季时冲下的泥沙在这里长期淤积,形成三角洲,唐末五代之后,人们在这淤积的土堤上建立了家园,并起名‘淤堤’。”在于底村里经过半年的努力,广泛搜集资料、走访老人,于1999年写出了村里首部《于底村志》。71岁的李万林是这部《村志》的主要整理者,也是土生土长的于底村人。
以前于底村的地形是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庄户们大多把家建在古太平河漫散处淤泥堤上,并且高出水台的淤堤形状犹如一条头西尾东的大鱼,村里的人们也称之为‘鱼堤’,后谐音称‘于堤’和‘于底’。”有据可查的是,上京村毗卢寺内的几个石碑上,明朝碑文中就是“于堤”和“于底”并用,而至清代和以后的碑文中,就只有“于底”这一名称了。
说法不同,但都与该村在淤积地有关。如今,行走在村内,整齐的街道、村南宽敞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已经将当年形状如鱼的淤堤深深覆盖,但关于于底村的故事却俯拾皆是,值得一提的是于底和栾城县“小于底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