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日生于大连金州区。自幼习画,68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美术班;八九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研习班;曾先后供职于金州博物馆、金州区文化馆、大连市群众艺术馆;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美协理事、大连美协副主席兼油画会会长等。现与84岁老母居住于金州区大黑山工作室。
于振立的满头浓发颇具张力,与他的一丝苦笑共同构成了灵魂的面具。上苍是如此有力地在那上面勾勒出最关键的那么几笔,他的生命便极有弹性地以这灵魂的面具去迎接喧闹与骚动的大千世界。[1]
此阶段是于振立艺术历程的“政治宣传画”时期。期间,于振立共创作和临摹毛主席像两百多幅、政治宣传画80余幅,除大量被美术出版社印刷发行之外,还分别在画刊、报纸等相继出版。于振立在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其绘画语言以及表现个性均有明显突破。
于振立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宣传画有《欢迎哥哥姐姐下乡来》、《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前进》、《声讨“四人帮”》、《小电工》等。
1977年,北京中国美术馆迎来了文革之后的首次美术展览——“纪念中国建军5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振立油画作品《露宿街头》在显要位置展出,比照此前政治宣传画的“红、光、亮”,该作品色彩沉着凝重,人物鲜明真实,这表明于振立的思维回归冷静,其绘画语言的独立个性正在形成,这更加意味着于振立的美术正在响亮地挺进现代之门。 从此,于振立彻底投入了对于现代艺术的实验过程:1977年6月,《海的宁静》获大连美展一等奖;1978年,《泉》等油画作品参加辽宁省美展;1979年,《彭总故乡行诗意》随辽宁油画研究会赴各地展出;1980年,新实验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小幅油画《万家灯火》等9幅在全国展遍;1982年,《涛声》获辽宁省青年创作奖;1984年,《国难》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1985年,两件人体绘画作品赴日本展出。作品时常在《美术》、《中国油画》、《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等权威媒体发表……
从1979年至1989年,于振立的表现主义绘画恰好跨越了10年时间,他在结束政治宣传画、解构写实主义的同时,重新建构起了新的艺术图式。他本人也在选择死亡的过程当中,再次获取了全新的经验。于振立自嘲这10年表现主义为“苦恼人的笑”。
89后一系列的不幸际遇不仅没有使于振立强化狂暴的破坏性,反而使他从人到画产生了对中国非理性精神——现代庄禅精神的顿悟,外显在艺术上,形成一种大动大静、大实大虚的合体,他将表现主义风格创作阶段的局部语素加以扩展和发挥,创造了物质感、实体感很强的灰色抽象系列,成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中极重材料实体感的艺术家,他不仅记录着自己极为具体的焦虑与狂喜、压抑与挣扎等精神活动的轨迹,又显示出精神化入自然的空寂气氛。他的内在精神都极难用文字阐释,倒是中国惯用的模糊概念,如气、势、骨、力、神、韵,运用起来反而更为顺手。
作为艺术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值得当代知识分子画家认真思考的问题。放弃世俗世界的名利,选择回归自然世界,是一位内心探寻艺术真谛的画家最终的选择。于振立用自己18年的人生历程,确定了一位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精神坐标,为世人诠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于振立的艺术探索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从文革时期画宣传画到80年代表现主义及“89”之后抽象主义的艺术尝试,都是以架上绘画作为建构内心精神空间的物质媒介。而1994年以后,他“归隐”于山林,开始了僧侣般的艺术创作实践。如果说于振立的架上绘画创作是其借助于绘画语言表达他关于生命体验的思考,而后来18年的山中生活则使这一思考进一步深入下去。
2010年,放大工作室。举办《第二回“8+1”艺术展》。参加《中国抽象艺术大展》。
2009年,《归兮.于振立40年艺术展》。
2008年,赴西班牙参加“意派——中国抽象艺术30年”展览。第三轮工作室扩建。
2007年,参加刘骁纯主持的“对应.应对——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创作完成《升华》5幅。
2006年,参加“第三空间——中国抽象文本艺术展”,创作完成《那一撇,那一捺》。
2005年,参加“中国油画作品收藏展”。
2004年,参加“形而上——上海抽象艺术展”,创作《点石成金》。
2003年,参加“开放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纪念展”,创作《九九虚静》。开始以瓶子为材料的装置雕塑4件,并发出和张贴数百封“求助空瓶子的公开信”。
2002年,策划“8+1大连当代艺术展”,创作《丝绸之路.A大调》并被收藏;参加广州首届三年展,创作《天上之水》3幅。
2001年,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开办“抽象精神”讲座。走访天津、北京艺术区及工作室,继续画作。
2000年,创作完成《彩虹系列》40余幅。举办“于振立工作室开放展”,30幅《彩虹系列》赠送友人。
1999年,创作《高枕》、《九五至尊》装置雕塑。第二轮工作室扩建,采用多种城市“下岗”材料。
1998年,创作综合材料制作的装饰雕塑《时空书写》于城市公园。
1997年,创作《光影.勾股玄.拷贝》4幅。
1996年,创作《光影.勾股玄.拷贝》5幅,参加“首届上海国际双年展”。
1995年,创作《断念.小写三.搁置》,参加“中国第三届油画展”,获优秀奖。在原有4间平房的基础上,逐渐改造工作室。
1994年12月26日,入住金州大黑山工作室。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艺术、实践、思想。
1994年,创作《生日手记-工具祭奠》三联画;春,创作《触摸圣相》系列5幅,参加《中国首届批评家提名展》;《美术文献》创刊号刊登于振立专辑;12月6日,在大连为投海的著名画家蔡际平举办个展。
1993年,创作《生日手记》系列22幅;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纯书写抽象“于振立绘画展”,并引起强烈轰动;5月在大连师范学院开讲座;7月作品《生日手记》获东北三省油画大展大奖;9月在杂志刊登于振立与刘骁纯对话。
1992年,创作综合材料绘画《生日手记》共8幅;制作工业材料壁饰《12件消息迹》;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为广州某广场做“手”雕塑。
1991年,《江苏画刊》首期发表抽象作品《点划具象》3幅;春,参加王林主持的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4月应日本国家现代美术家协会之邀赴日进行学术交流;设计活动雕塑《世纪魂》两件。在辽宁师范大学以《东方艺术精神》为题讲座。
1990年,5幅抽象作品随辽宁“白山黑水”赴新加坡展出,并被私人收藏;创作抽象作品《生日手记》系列共20幅。主持策划《大连首届油画展》。
1989年,于振立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研修班毕业;4月,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8人油画展”,首次展出抽象绘画《图式》并被英国藏家收藏。;6月24日离婚;6月到年末完成抽象作品《点划具象》系列64幅。
1989年,中央美院教师赴日本展出,参展10幅油画;《壁合》系列六幅参展中央美院助教毕业展;《吃喜酒的女人们》等9幅作品参展中国美术馆“8人油画展”。首次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于振立表现主义艺术展》,因故被除消。
1988年,参与主持“88人体艺术展”;《美术报》发表《黑色咏叹》;《蓝色人体》列入《中国当代人体艺术》画册。年底被选为大连市油画研究会会长,大连美协副主席、辽宁省美协理事。
1987年,论文《大海意识的选择》发表;主持大连·西宁版画联展;主持大连·云南农民画联展;主持首届中国艺术节·大连小幅油画展,《狭路相逢》参展;创作油画《老桨》,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同年9月,入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助教研修班。
1986年,主持举办大连·北京青年油画展;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油画研讨会;《懵懂的海》系列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爆炸》等小说插图十余幅。参与策划《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
1985年,两件人体绘画作品赴日本展出。
1985年,加入中国美协;《连环画报》发表素描连环画《虎骨》;两件人体绘画作品赴日本展出;创作油画《懵懂的海》、《海那边》、《向大海忏悔》。
1984年,创作《国难》,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作品继续在全国文艺杂志发表。
1983年,数十家美术报刊杂志发表了油画作品;油画《涛声》获辽宁省青年创作金奖;油画《夏》参加全国九市青年画展;参加全国农民画展辅导经验会。
1982年,中国画《离骚》参加大连·广东美术展;书法作品参加辽南五市展;油画《海风》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辽宁小幅油画展。
1981年,3月主持金州书法夜校;油画《大路》在辽宁各地展出;为《人民文学》创作插图数十幅。
1980年,创作《万家灯火》;创作《生命系列》。参加《啊,东北》各种展出。
1979年,创作油画《彭总故乡行诗意》,参加辽宁紫罗兰研究会会展,1980年发表于《美术》杂志。1979年,1000多件习作及招贴画原件遭遇洪水淹毁。
1978年,《泉》等油画作品参加辽宁省美展。
1977年6月,《海的宁静》获大连美展一等奖。
1969年,创作油画《广阔天地炼红心》,参加辽宁美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