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林,男,1963年7月生,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重点学科“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优秀教师(立二等功)。 分别于1986年7月和1989年6月由武汉理工大学(原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由
长安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11月,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国立群马大学机械工程系内燃机研究室从事
汽油机燃烧机理研究。自1989年从“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在内燃机工作过程、燃烧与排放学科中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博士期间的学习,使得申请者在该领域打下了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通过出国进修访问,了解了国外内燃机燃烧领域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向。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所主持的部级课题“高速公路在用汽车安全与排放相关性能的研究”于2000年12月经省科技厅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所建立的高速汽油机燃烧模型和排放模型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建立高速公路
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制定在用汽车排放检测规范和研究排放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主持的
湖南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于2003年12月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首次将
燃烧室按等质量划分为若干小区,这样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化油器式汽车燃用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混合器及其智能
控制器”课题,获得了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开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7篇为国家一级期刊,2篇进入EI检索。出版了专著“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运用工程、内燃机)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已有十余年。一直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论文、授课等教学指导工作,先后讲授了《
摩擦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燃烧学》《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交通运输工程》十多门课程。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注重精益求精,坚持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先后主持了三个教学课题,并公开发表五篇教学论文。主编出版了2本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和“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 近期的主要科研论著有: (1)李岳林等. 符号时间序列方法在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公路学 报, 2004,17(3):122~126. (2)李岳林等.汽油机非稳定加速工况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内燃机工程,2004,25(6): 19~22. (3)李岳林等. 湍流参数对燃烧循环变动影响的模拟分析.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2,18 (2):23~26. (4)李岳林等. 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内燃机工程, 2002,23(3):64~ 70. (5)李岳林等. 汽油机瞬态排放信号测试与特征分析的新动向.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 1(2):52~56. (6)李岳林等. 汽油机燃烧过程模拟分析. 内燃机学报 ,2000,18(1):57~62. (7)李岳林等. 双燃料发动机延时供气管系模拟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1,14(2):120~ 122. (8)李岳林等. 管片式
散热器在
汽车发动机
冷却系匹配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汽车工程, 2001,23(1):64~71. (9)李岳林等. 柴油机分配泵喷油系统模拟分析.内燃机工程,1999(4):37~42. (10)李岳林等.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9,15(3):19~23. (11)刘志强,李岳林等. 关于火花点火发动机预混燃烧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小型内燃机 与摩托车, 2002,31(5):42~47. (12)刘志强,李岳林等.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汽油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内燃机, 2003(4): 5~7. (13)李岳林等. SXG-1型柴油机
供油提前角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1996,12(1):24~27. (14)李岳林. 汽油机各缸混合气分配测量分析.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1996,12(3):39~ 43. (15)李岳林. 柴油机调速系统动态过程模拟分析.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1997(2):33~37. (16)徐小林,李岳林. 凌志LS400轿车电子控制
防抱死制动系统.汽车技术,1999(6): 34~36. (17)李岳林等. 预混燃烧研究的现状和动向. 公路与汽运, 2001(5):1~3. (18)汪长军,李岳林等. 基于基本竞争型网络的车用汽油机失火度的识别. 汽车
电器, 2004(1):7~9. (19)李岳林著. 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05. (20)李岳林,王生昌. 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2. (21)李岳林.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06. 主要科研成果有: (1)交通部项目“高速公路在用汽车安全与排放相关性能的研究”,2000年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第一完成人. (2)湖南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2003年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第一完成人. (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燃机运行品质与管理模式的关联度研究”,2001年经省科技厅验收结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第三完成人. (4)科研课题“化油器式汽车燃用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混合器及其智能控制器”,1999年12 月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结论为:“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省教育厅一等奖,科技厅三等奖,成果第五完成人. (5)交通部重点项目“汽车排放对环境影响和防治技术的研究”,1992年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主要参与者. (6)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EGR降低汽油机NOx排放的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2004年经湖南省教育厅验收结题,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