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由于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毒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发。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一、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rn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二、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腻食物,患病时忌食鱼腥发物。夏秋季节多饮清凉饮料,如金银花露、绿豆米仁汤等。
1.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腻食物,患病时忌食鱼腥发物。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3.夏秋季节多饮清凉饮料,如金银花露、绿豆米仁汤等。
暑疖多热证,最宜清解,故余治此,仍以桔梗、银花等药取效,配伍得宜,数服即消。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体温测量。
一、痈常为单个发生;肿势范围较大,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光亮;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颜面部疗疮初起为粟粒样脓头,根脚深,肿势散漫;出脓较晚而有脓栓;大多数患者初起即有全身症状。
皮肤红肿,皮肤溃烂,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