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决定编练新军,命名为备补军,分前后左中右五路,任命他的亲信陆建章为左路统领兼北京总统府警卫军参谋官(后升警卫军统领)。
1914年陆建章以此部队扩编为陆军第七师,并委任其内侄女婿冯玉祥任第七师左翼第一营营长。第一营后扩编为第14旅、第16混成旅,冯玉祥亦随着部队的扩编升任旅长并在西北募兵建军。
1915年袁世凯称帝,陆建章为拥护者之一,其隶下的第16混成旅在当时虽然效忠袁世凯政府,但是并未接受北洋军元老王士珍呼应发电拥立袁世凯的要求。在北京政府的命令下第16混成旅开往四川准备讨伐护国军,途中与遭到护国军击溃的第4混成旅会合,当时混编第4旅第2团第2营营副为冯玉祥的旧友鹿钟麟,因此第2团接受改编加入第16混成旅,这批部队因为之前立场未明确表态的远因下与护国军私下达成协议,实际上并未和护国军直接作战,这作法保全了冯玉祥日后兴起的家底,这批部队直到1920年后再度回到西北,这段空白时间则在北洋军系的互斗间西北未有长时间的根据势力。
1916年,陆建章旗下的陕北镇守使陈树藩反对帝制,因此独立自号陕西护国军总司令,与胡景翼合作击溃了陆建章之子陆承武率领的陕西第1混成旅,陆承武亦被俘虏。作为爱子安危的交换条件,陆建章主动将其权利让渡给陈,陈树藩由此创立“陕军”,胡景翼则借此取得陕西督军之位,西北军此时为双头领导之局。
1918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孙中山的指示下由胡景翼协助回到陕西组织成立“靖国军”,手下有樊钟秀、杨虎城等将领。这导致陈树藩不安,两方多次发生冲突,为此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出兵西北解决问题,其手下的军队改称“西北边防军”。
1921年8月,冯玉祥所部扩编为陆军第11师,并任第11师师长。不久,陕西督军阎相文自杀,冯玉祥趁机接掌西北兵权,接任陕西督军。1922年,冯玉祥调任陆军检阅使,仍兼任第11师长。
胡景翼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联合驻守北京的孙岳、胡景翼发动北京政变,组建国民军,冯玉祥任国民军司令兼一军长,胡景翼任二军长、孙岳任三军长。
1925年1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也就被称之为“西北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冯玉祥所部达到15万人。
1925年底,国民军参加吴佩孚和孙传芳联合发动的反奉战争。11月22日,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直隶滦州倒戈,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迅速回师占领山海关、锦州、新民等地,直逼沈阳。12月25日郭松龄兵败被杀。张作霖挥师南下入关,挺进京津。
1926年1月直、奉联合,攻击国民军。在其攻势下冯玉祥下野,去苏联考察,西北边防督办一职由张之江代理。3月奉军在日军的掩护下占领天津。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4月9日国民军驱逐段祺瑞。随后国民军被直、奉联合击败,撤出北京,1926年5月到8月在南口大战失败后撤回至西北。
孙岳国民军的主力是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下属的三个军。胡景翼病死后,其手下部队多投奔冯玉祥。另有奉系郭松龄残部由魏益三率领加入国民军的第四军和脱离张宗昌加入国民军的方振武部第五军。
由于二、三军部队平素缺乏训练,政变后又扩军、收编太滥,部队不堪一击,很快就被奉、吴打散。二军长岳维峻(胡景翼病故后接任)被阎锡山俘获到山西,四军魏益三叛变投吴,只剩下二军李虎臣、邓宝珊,三军杨虎城、庞炳勋,五军方振武在苦苦支撑。一军也被打得元气大伤,韩复榘、石友三叛变,15万人只剩下三万。1926年8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并于9月17日在五原誓师,重组国民革命军联军,接受国民党领导。
1927年5月,冯玉祥出兵潼关,参加北伐。部队达到25万人,后达到40万,这时的西北军达到顶峰。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有四个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和桂系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
1927年冯玉祥所部渡过黄河,1928年参加第二期北伐,占领天津。1928年初,二次北伐结束,西北军实行缩编,全军缩编为十二个师,共22万人。
1929年北伐成功后,由于裁军问题,冯玉祥与蒋介石产生了矛盾,导致蒋冯战争,但由于阎锡山软禁冯玉祥和韩复榘、石友三改投蒋介石,西北军很快失败。宋哲元
1930年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起兵反蒋,发动中原大战。但因为阎锡山的“晋军”支援不利和张学良入关调停,冯玉祥最终兵败下野。西北军被蒋介石解散收编,余部被缩编为宋哲元的29军、孙连仲的26路军、吉鸿昌的22路军、梁冠英的25路军等,以及韩复矩、石友三的投蒋部队。
宋哲元的部队被张学良改编为29军,成为东北军作战序列,是后来长城抗战、卢沟桥事变中的主力。在喜峰口威震日军的“大刀队”就是建于1916年的冯玉祥的手枪队。
五虎上将: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
十三太保: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孙良诚、张维玺、刘汝明、佟麟阁、过之纲、葛金章、闻承烈、程希贤、韩多峰、韩占元
十大文官:何其巩、邓长耀、过之翰、邓哲熙、刘治洲、余心清、黄少谷、薛笃弼、萧振瀛、王瑚
其他著名将领:张自忠、胡景翼、岳维峻、井岳秀、田玉洁、邓宝珊、李虎臣、李纪才、蒋世杰、弓富魁、冯毓东、田维勤、曹世英、卫定一、康振邦、郑痒、高桂滋、丁增华、党玉琨、田生春、赤亚武、张克侠、吉鸿昌、梁冠英、杨虎城、刘万里、张万信、纪元林、党廷佑、王文秀、姜宏谟、丑彦俊、耿景惠、耿端芳、刘文伯、甄守珊、史可轩、韩清芳、贾自温、李培璜、胡景铨、方济川、吕振斌、沈澄、左协中、王绍猷、张九才、许权中、石谦等等
1.左翼备补军前营 北京,1913.4
2.京卫军左翼1团 北京,1913.9
3.京卫军左翼1旅 渑池,1914.5
4.中央陆军7师14旅 潼关,1914.6
5.中央陆军第16混成旅(成军伊始) 西安,1914.9
6.中央陆军11师(督陕时期) 西安,1921.7
7.中央陆军第11师,7混成旅,8混成旅,25混成旅(陆军检阅使时期)北京,1922.11
8.国民军第1军(北京政变后) 北京,1924.10
9.西北军(西北边防督办时期,非正式军号.习惯称呼至今) 张垣,1925.1
10.国民革命军联军第一军(五原誓师后) 五原,1926.9.17
11.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时期) 西安,1927.5.1
12.护党救国军第二集团军(双十反蒋) 潼关,1929.10
13.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鹿代总司令时期) 潼关,1930.1
14.中华民国军第二集团军(中原大战时期) 潼关,1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