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花乡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从汉到隋唐,从辽金到元,从明清到今天,花乡的历史源远流长。元《春明梦余录》载“今右安门外西南,泉源涌出,为草桥河,接连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明《帝京景物略》中这样描写“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撒入都门。”清《鸿雪因缘图》曰“丰台为养花之所——培养花木四时不绝”。“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最盛,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这里的十八村,就是指草桥、黄土岗、樊家村一带。《旧都文物略》称“清代宫中陈列鲜花,对午一换,勒为定制”。著名现代作家姚雪垠的名著《李自成》一书中曾述有“刚从草桥端来的挂着露水珠的牡丹”的臻笔素描。
新中国成立后,本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黄土岗村殷维臣建立了全乡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对私人经营的50多家花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草桥、黄土岗、樊家村的三个花队和园艺队合并为园艺大队从事鲜花生产。
1955年12月,市委农村工作部总结白盆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白盆窑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办成高级社的》一文,被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由毛主席亲自写了按语:“这是两个由两个互助组直接进入高级社形式,没有经过初级社形式的合作社,有些条件适合的地方可以这样做,白盆窑的情况使人看了高兴。其中有些经验初级社也可以吸取”。次年1月15日,在庆祝首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白盆窑农业合作社社长李宗和在天安门城楼代表首都农民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当时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花卉生产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成为京郊农业生产的亮点,常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友人到花乡参观。
1958年8月28日,在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中,本地区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上游人民公社,下设四个大队39个生产队。1959年元月,上游人民公社改名为黄土岗人民公社。
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黄土岗生产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1979年2月,丰台区率先在黄土岗公社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公社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81年,黄土岗公社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始了“政社分开”的尝试,成立了党政企三套班子:党组织为“黄土岗人民公社党委”,政权组织为“黄土岗乡人民政府”,经济组织为“黄土岗人民公社”。
1982年年底,黄土岗公社党委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解体了原有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成立了黄土岗农工商联合公司,建立按专业联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原来公社下属的十二个大队和一个农场全部改为分公司,下设专业经营管理站,加快了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步伐。
1987年5月,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本乡花卉的知名度,经市区批准,由黄土岗乡改名为花乡。
2007年12月,因乡政府地处城市建设用地征地范围,花乡机关迁至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甲1号办公。
2009年花乡被丰台区确定为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的试点乡镇之一。为了适应城市化过程中开展工作的需要,2010年6月,花乡设立花乡地区办事处,乡政府与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体制,地区办事处兼有城乡两种管理职能,统筹管理辖区内的农民和居民事务。
在历次农村体制变革的进程中,花乡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政企分开、城乡一体化到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花乡一直是北京地区试点先行区域之一,为北京地区农村改革作出了重要率先示范作用。
花乡下辖15个行政村和一个总公司。
15个行政村分别是:黄土岗、草桥、白盆窑、新发地、郭公庄、六圈、羊坊、高立庄、葆台、四合庄、纪家庙、樊家村、造甲村、看丹、榆树庄。
花乡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设工业公司、农业公司、物资公司、经贸公司等四个专业公司。
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基层党委4个、总支18个、党支部166个,党员2794名(含预备党员44名)。
花乡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其特点是:春旱、秋涝、夏热,冬燥。春旱机率45%,秋涝机率60%。夏季炎热、多雨,气候较湿润,有闷热天气。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春季少雨多风,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增强,回温快。夏季风迅速减弱。雨量增多、炎热。秋季,天气稳定,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常有强烈的西北风,有时降雪,年平均无霜期180--190天。
2000年花乡获得“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花乡地处永定河冲积扇中部,土壤肥沃,种养花卉的历史有800年之久,上可溯至辽、金,下至元、明、清。明清时期,花乡就是京城著名的鲜花种植和销售基地,也是北京最著名的花木之乡。解放后,花乡的花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为花卉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天的花卉业早已从传统的暖洞里火迫而发,到现代温室科研组培。有延伸到花卉租摆、绿化工程、观花旅游、花事会展、花卉饮食等相关领域,逐渐形成了花卉交易市场集群化、花卉生产企业集团化、花卉观光休闲品牌化的多元发展格局,成为花乡的知名品牌和特色产业。
花乡花卉“红红火火”登上奥运舞台奥运颁奖花束制作现场花乡人传承光大着花卉这一祖业,多次获奖,屡创佳绩。花乡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盛芳园花卉基地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花乡花卉市场被命名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花乡的花卉登上了北京奥运会、深圳大运会的颁奖台。被命名为“红红火火”、“大运之光”的颁奖花束,让这个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的地方又多了一个“中国奥运花卉之乡”的桂冠。花乡还为2013年第九届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供花。
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盛芳园年宵花(2)2012年,花乡花卉骨干企业共同投资一亿元成立了“北京花乡国际花卉产业有限公司”。未来北京花乡国际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和即将建成的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插花博物馆等将成为推动花乡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花乡在发展中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不断拓展新兴领域、开创区域特色,充分利用政策、交通、区位优势,在三环、四环、京开、京良等主要道路两侧规划兴建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贸物流项目,初步形成了品牌产业引领、多种产业支撑的特色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模式。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科学的管理及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实现了交易数字化,使其交易量、交易额名列全国同类市场首位, 北京70%以上的蔬菜、80%以上的果品、100%的进口水果,都由新发地市场供给。截至2013年底,新发地批发市场已经拥有5000 多家商户及550 万亩基地,使新发地有能力及时、快速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未来一个时期,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推进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新建新发地农产品综合交易大楼、国际水产城、北京新发地国家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冷库加工区,规划建设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利用电子结算、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手段,建设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首都品牌农产品物流集聚区。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榆构公司厂区鸟巢施工现场建于1980年的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中绽放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靠拾遗补缺创业、靠科技人才开拓、靠领先一步崛起、靠严守信誉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的知名品牌企业。同时,榆构公司还和亚泰集团合资设立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面向全社会开展预制技术服务,并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预制技术研究机构,在首都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中,榆构公司会以它更加娇美的英姿玉立于群芳之中。
管片吊装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实力,圆满完成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配电指挥中心、天津奥体中心、奥运射击馆、奥运棒球馆、奥运网球馆、西客站至北京站直通线大管片以及北京南站、首都机场线桥梁、北京地铁4号线、5号线盾构管片等工程。承接了武汉琴台大剧院、武汉音乐厅外挂板、国家图书馆、日本大使馆、山东淄博、武汉地铁、深圳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效果图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位于花乡榆树庄村,距离西南四环仅1 千米,距京石高速西道出口仅800 米。规划中的地铁16 号线将在该区北侧设站。这里紧邻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总部基地,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大型图书物流中心——西南物流,该物流公司年营业收入2 亿元,有200 多家出版单位入驻,每年图书出入库码洋超过200 亿元。此外,规划核心区南侧为榆树庄郊野公园,北侧为榆树庄生态公园,西侧为规划生态绿地,东侧为看丹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良好。
基地规划面积不低于3.6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电子图书、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网游动漫和网络教育等产业,拟于2020年建成。对入驻基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优先支持其申报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并探索出版业改革政策先行先试,搭建数字出版科研、版权交易、信息共享等资源平台。该基地将采用一区多园的形式建设,建成后园区总建筑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400家,其中品牌企业达到50家,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
基地的核心区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建设,成立作为基地运营商和产业投资商的运营公司,负责基地开发与运营,形成在数字出版领域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投资体制,对有前景的项目、企业、产业进行投资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和效益创新的基础。
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
为了整合乡域内花卉产业资源,发挥集群化经营优势,吸引更多知名花卉企业落户花乡,花乡融合“工业化”和“总部经济”的概念,建设“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基地将集花卉科研、展示、文化传播、交流交易、园林创意、花卉养生等多位一体,使花乡花卉品牌在更好地服务于首都经济、文化发展,扮靓京城百姓生活。
项目位于花乡羊坊村,东至京九铁路、南至南五环路、西至万寿路南延、北至京良路、郭公庄路,总用地面积约46.7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一期5万平方米已建成,二期5万平方米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预计2014年初所有温室主体结构、顶窗系统、顶部覆盖材料及内外遮阳系统完工。
北京国际盛芳花卉总部基地效果图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计划建设12栋“总部”单体温室,采用异型玻璃温室结构,每栋建设面积控制在4000平方米左右,建设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每栋温室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出租或出售给一家花卉企业作为中国总部(国际企业)或企业总部(国内企业)。
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在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中得到快速发展。三四环高端商务服务产业发展带正在培育中。在进一步优化丰益桥、万柳桥、玉泉营桥、草桥等三环路交通枢纽节点的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加快夏家胡同产业用地、草桥玉泉营和纪家庙环路商业用地的开发建设,重点培育大型综合商业、商务酒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面向都市、服务市民的高端商务服务产业发展带。
花乡积极借势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以科技园区为核心,整合周边土地资源,优化产业要素, 加快赛尔·奥特莱斯、北京城南购物中心、高立庄科技商务办公区、天兴创业园、兴鹏商务大厦等丰台科技园区配套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建设档次高、功能全的商务办公、会展中心、高级公寓、餐饮娱乐等丰台科技园区商务产业设施,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赛尔奥特莱斯效果图赛尔·奥特莱斯购物广场,位于南四环花乡桥东南,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3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整个项目投资额为5.5亿元,预计年收入5千万至1亿元。该项目由黄土岗村投建兴建,将在2015年10月营业,建成后将是南城最大的商业购物广场。这个奥特莱斯将被打造成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购物休闲广场,同时引入24小时影院、超市、儿童乐园等业态,21栋单体建筑全部采用欧美式小镇风格,将成为丰台区最有特色的、地标性休闲娱乐场所。
北京城南购物中心效果图北京城南购物中心,位于西四环南侧、地铁9号线郭公庄站西侧,毗邻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生活配套等服务为一体式区域型购物中心,极大地提升南城商业氛围,推动区域商业整体升级。该项目于2013年3月正式动工,将于2015年10月开业,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该项目已经与亚洲最大零售企业日本永旺集团达成合作协议。
四合庄村外延投资项目后海小镇效果图河北榆构厂区图花乡各村还通过外延投资的形式发展集体经济。例如,四合庄村在海南开发后海口及后海温泉小镇等房地产项目,投资建设北京天隆长阳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涿州湿地养老养生等项目。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固安县建设河北榆构。河北榆构已经正式入驻中关村科技园固安园区。
花乡有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北京汽车博物馆等3个AAAA级景区和AA级景区大葆台西汉墓。花乡将旅游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来扶持,先后开发建设了榆树庄公园、海子公园等5个郊野公园;插花博物馆即将兴建成,住宿、餐饮、购物、交通、体育休闲、娱乐设施等配合服务日益完善,旅游产业的优势愈加突显。
北京世界公园世界公园大型游园活动国家AAAA 级景区——世界公园位于西南四环科丰桥南3公里,总面积46.7 公顷。园内汇集有50 多个国家110 多处人文、自然景观的微缩景点,是亚洲最大比例微缩主题公园之一。公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十大旅游景点之一。2014年年初,世界公园被确定为北京市在平原地区规划建设的20个文创功能区之一——主题公园演艺区。世界公园将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将区域功能、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由原来的静态景观观赏逐步改变成动感的“炫彩世界-环球民俗歌舞荟萃”演出基地,使之成为北京市的一个露天型、零距离、重参与、天天有、原汁原味的外国歌舞演出大舞台。
世界花卉大观园正门世界花卉大观园外景游客畅游大观园国家AAAA 级景区——世界花卉大观园地处京南三、四环之间,是花乡草桥村村集体自己投资兴建的一处现代城市园林。全园总面积41.8公顷,内有欧式凡尔赛花园广场、中国园林、荷兰园等15 个中外微缩著名景区和15 个温室花卉展示区。该园集观光、旅游、科研、娱乐为一体,是以展示农业、花卉科技为主的都市园林。园内绿化保留原有成形大树,补充种植速生、中生的落叶大乔木为骨干,引进国外和本地优良品种相结合,栽植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四季开花展绿的花卉、灌木、瓜果、盆景、奇石等等,使各区景色各具特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世界花卉大观园已经成为首都市民和中外宾客赏花休闲的好去处。公园正在积极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
大葆台汉墓位于花乡葆台村境内,毗邻世界公园,是一座西汉王陵墓葬遗址博物馆。大葆台汉墓是北京地区迄今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两座汉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一号墓的规模之大,迄今仍居已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之首。它的墓葬形制和棺椁结构,保存比较清楚和完整,为研究我国汉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帝王葬制,提供了十分重要而珍贵的实物资料。1983年12月1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10月,大葆台西汉墓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榆树庄郊野公园榆树庄郊野公园是由榆树庄筹建的一处休闲公园,公园里面种了各种鲜花,小桥流水、古塔游廊、人工湖泊等,是个休闲,享受自然的好地方。位于丰台区花乡榆树庄村内,在已建看丹郊野公园西侧,总面积约315亩。新植乔木、花灌木、花草地被及新建道路、场地铺装,同时配套必要的给排水、电力照明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看丹公园看丹公园位于北京市的西南部,丰台区花乡看丹村内,位于西南四环和五环之间,距四环科丰桥1.5公里。占地49.16公顷,约737.4亩。 公园主要形成了五区一带的格局,即主入口门区,儿童活动区、森林体验区、春花观赏区、康体健身区和防护隔离带。
御康公园御康郊野公园位于丰台区花乡六圈村,北邻总部基地,南面为世界公园,东至丰葆路,西侧为京津铁路, 公园面积39.8公顷,于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园所在地——六圈村,历史上是清朝时期为皇帝养马之所,故取一个“御”字。公园由四个景区构成,分别为具有中式古典园林风格的公园主广场;适合老人遛鸟,抖空竹等活动的老年活动区;有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设施的体育休闲区及适合晨练、漫步等简单有氧运动的林间漫步区。
高鑫公园高鑫公园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区花乡高立庄村,介于西南四环和五环之间,北临京山铁路,东至老樊羊路,面积36.9公顷 。公园结合花乡的地域特色,以花卉、花灌木、乔木等植物景观为主要特色,融入适合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休闲健身、观赏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活动, 公园分为休闲漫步区、健身活动区、草地运动区、服务管理区等,公园植物资源丰富,野花品种多样。 是一个集日常健身休憩及周末休闲活动为一体的郊野公园,是郊游踏青的好去处。
新发地海子公园俯瞰图海子公园原名新发地公园,金代到清末年间这里是皇家御用的狩猎园——“海子”的一角,明代皇帝钦定这里为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新发地村,玉泉营立交桥南2.5公里。公园由十二个景点构成,分别为公园主入口西广场;次入口南广场;供游人休闲观景的中心湖区;富有怀旧情结的古亭广场;可高瞻远眺的海子墙、瞭望台;改造一新的老年人活动站;配有健身器械的健身广场及含氧丰富、适宜晨练和漫步的林间广场、林阴广场、路边广场、休憩广场等。
新天坛医院、首都经贸大学、首经贸附属中小学等为,花乡地区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配套。
新天坛医院效果图天坛医院新院区位于南四环花乡桥东北侧花乡樊家村,规划占地面积270多亩,是现有面积的近两倍。建成后,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是现有面积的近四倍。新址已于2013年12月份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整个新建工程将历时4年,到2017年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天坛医院总床位将达1650张,比现有床位增500张,能大幅度缓解该医院医疗床位紧张问题。此外,新院日门急诊量接诊能力预计也将比过去提升30%。天坛医院的“搬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转移的步伐,有效缓解城南地区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坐落于花乡樊家村,是一所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的财经类大学。花乡与首都经贸大学已达成合作共建。共建主题是“深化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发展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业、区域精神文明创建、和谐平安创建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交流。
借市教委推进高校参与中小学发展工作的契机,2014年7月丰台教委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达成协议,利用丰台一中和规划中的万年花城配套学校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利用樊家村小学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能够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和资源优势,在中小学开设特色或选修课程,对于促进中小学特色发展,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改善花乡地区基础教育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盛芳艺园生态美食城
盛芳艺园生态美食城北京盛芳艺园生态美食城,位于花乡桥花卉大道488 号。美食城的生态餐厅建筑面积20000 平方米,被誉为北京阳光绿洲生态美食城。餐厅主体酷似温室,其钢架结构不仅造型别致,而且具有光线通透性,能四季恒温恒湿,是模拟原始生态环境的生态酒店,是北京最大的都市现代农业设施之一。
南国水乡生态美食广场
南国水乡生态美食广场南国水乡生态美食广场南国水乡生态美食广场,占地6500 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 多人就餐。 它营造的是一派小桥流水、鲜花丛生的自然环境。室内植物数不胜数、绿意盎然。在此您不仅可以大饱口福、感受中华美食文化,更可以领略自然的天然情趣。
热带雨林餐厅
热带雨林餐厅热带雨林餐厅是距市中心最近的一家生态园林式休闲餐厅。近6000平方米的大厅,厅内的布置以各种奇花异草为点缀,给您带来不同以往的田园风情,可以让您在尽享美食的同时如荡漾在绿波之中,悠闲自得。
生态、文化是城市的态度,宜居、商贸是城市的表情。年来,花乡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大力实施“重点村”改造和环境整治等,为城市建设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安置房建设总面积115万平方米;路网结构得到改善,贯通骨架道路,优化支路网络构建“外连内畅”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富锦家园、万年花城、天伦锦城、未来城、亿城天筑、天骄俊园、高鑫家园等一批新型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矗立在花乡大地。这些新社区因地制宜,功能完善,彰显各自特色,体现着城市化后农民变居民幸福生活的开始。
草桥社区万年花城欣葆家园新发地天伦锦城社区
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融入花乡城市开发的旋律之中。花乡充分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并对具有花乡地域特色文化的药王庙、各类民间艺术等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使其成为花乡悠久历史的生动见证,提升文化影响力,带动经济、旅游发展,更为城市增添深厚的历史底蕴。
传承民间花会高跷队少林会花乡民间花会活动历史悠久。每年看丹村药王庙赶庙进香,表演队伍连绵数里,盛景颇为壮观。至今还流传着“后泥洼的棍、前泥洼的幡,孟村的旱船跑得欢,刘村少林蜈蚣岭,樊家村的童子众会参”的民谣。
造甲村旱船会兔儿爷的第四代传承人林爱幸在北京首届农运会上,花乡村民表演的太平鼓取得了第一名。造甲村的“孟村旱船”、刘家村“同乐义善蜈蚣岭”五虎少林圣会,被丰台区文化委员会评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兔儿爷的第四代传承人林爱幸是花乡的一位普通农民,专门从事老北京民间手工艺品京剧脸谱和北京兔儿爷创作。
舞动的国际友谊进入草桥社区多年以来,花乡高度关注民生,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提升乡域社会保障水平,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百姓在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黄土岗军乐队文明村、平安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张淑英被授予“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称号,医疗卫生网络覆盖全乡,各村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合作医疗率达到99.8%。
快乐花匠最美丰台人马春生(左三)村民在图书室学习繁荣的经济给花乡人带来了美满富庶的生活,闲暇之余,他们组织起合唱团、管乐队、秧歌队、传统花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花乡人的生活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北京花城春秋书画院成立排练节目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张淑英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实,花乡依托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特别是2013年,花乡人以创新模式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建设全面提速。夏家胡同、白盆窑重点村建设接近尾声;葆台、高立庄等整体搬迁上楼,过上城市社区生活;四合庄村民的农业户口全部转成居民户口并开始建立社区居委会,郭公庄村农业户口转成居民户口的请示已获批复,撤村建居全面推开;羊坊等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相继启动;天坛医院、万寿路南延、康辛路、张新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南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商业项目建设全面展开;科技园区外环西路整治项目启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正式落户。2013年全年实现留区税收6.7亿元,同比增长39.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453元,增长10%,全乡经济总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乡域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花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7%和99.8%。
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花乡人坚持花卉产业发展优势不放松,倾心服务园博,举办中秋花卉文化节,参加第八届中国花博会并获得19个奖项,推进花卉会展中心、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等新型花卉产业业态建设,为展示花乡花卉历史、弘扬花卉文化、提升园艺花卉品牌的影响力做出努力。
推进城市化是花乡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花乡正在按照首都功能新定位和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定位、品质发展、彰显特色”的要求,积极推进现代花卉展示旅游、天坛医院医疗服务、文化出版创意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面向都市、服务市民、满足周边各个功能区要求的休闲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拥有优化的产业布局、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文化设施、优良的社会环境,繁荣、美丽、幸福、和谐的新花乡,将以崭新的姿态昂立于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