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这是作者继其 颠覆 《庄子》旧注 《还吾庄子》一书出版之后,又一本向两千多年来的《老子》权威旧注发起挑战的新著。本书纠正了《老子》旧注中大量的错误,恢复了长期被屏蔽了的《老子》的本来面目。书中另有不少重大发现,扩大了《老子》的研究成果。例如世传的 《道德经》中的 《德经》部分并非老聃著作,而是其从周王宝所藏典籍文选中摘录出来的44章有关政治的论述; 《
道经》部分是对其中37章所作的注释与阐发。从而廓注了《老子》在篇章结构上的千古谜团,也使《老子》旧注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编辑推荐
新年伊始,上海作家
沈善增以一部惊世骇俗的学术新著《还吾 老子》在学术界引起关注。该书是沈善增继三年前《还吾庄子——(逍遥游)、(齐物论)新解》之后又一部挑战两千年来《老子》权威旧注的“颠覆性”力作。 据沈善增考证发现,《老子》五千言非老聃一人所作。其中《 德经》是老子从周王室所藏典籍中摘录下来的四十四段(章)有关政治的论述,而《 道经》则是老子对其中三十七段(章)所作的注。通过这种 述而不作的方式,《老子》建构了迄今为止仍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道”的哲学思。《老子》哲学是有 本体论的完备、严密的哲学体系。 沈善增的考证辨义还发现,目前流行较广的《老子》权威旧注从“ 道可道 非常道”到“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凡八十一章几乎每章都有严重的曲解与误读,通常所《老子》宣扬消极遁世的 人生哲学、反对发生产力、要开历史倒车、提倡
愚民政策、推崇阴谋 权术、主张活命哲学等 说词,都是由 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或蓄意歪曲而“注”出来的。根据沈善增对《老子》 章句的考辨与重新解释,发现《老子》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君主说的 政治哲学书,也是历来注家误读与曲解《老子》的个重要方面。 一些专家认为沈善增对《老子》旧注的纠错不是 无关宏旨的小打小闹,而是对权威旧注的全面颠覆。资深编审、道学专家胡小静认为:“《还吾老》依据考古的新发现,比勘《老子》的各种版本,耐心、认真地揣摩文本的内在联系,不轻易怀疑文本的失误,也不贸然以权威的定论左右自己。同时,敢于对《老子》各注家的不足,以无一诠释无来历,无一说法无依据为指陈的事实,不仅将各家的错误一一指出,还提出自己的意见,将《老子》的真实语境贯通述说,得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著名易学专家
周锡山说:“不仅是经沈善增先生重新注译的《老子》原文,文意贯通、 明白晓畅、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而且看此证明过程,就像看 《达·芬奇密码》一样,充满悬念,充审美愉悦”。

作者简介
沈善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华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大专毕业。1968年到 崇明 东风农场插队。1973年调回上海第十六制药厂工作。两次借调到
上海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及从事小说创作。1981年调到市总工会《工人创作》编辑部任编辑。1986年调
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负责 青创会讲习班。后成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目录
道论 第一篇 德章[王本三十八章] 附论一·“九德”释义 附论二·先秦时“人有十等”探讨 附论三·“乱”字考 道章[王本一章] 附论一·先秦时“道”无“言说” 义项 附论二·中国古代的宇宙发生观 第二篇 德章[王本三十九章] 道章[王本二章] 第三篇 德章[王本四十一章] 第四篇 德章[王本四十章] 道章[王本三章] 第五篇 德章[王本四十二章] 道章[王本四章] 第六篇 德章[王本四十三章] 道章[王本五章] 第七篇 德章[王本四十四章] 道章[王本七章] 第八篇 德章[王本四十五章] 道章[王本六章] 第九篇 德章[王本四十六章] 道章[王本九章] 第十篇 德章[王本四十七章] 道章[王本十章] 第十一篇 德章[王本四十八章] 道章[王本十一章] 第十二篇 德章[王本四十九章] 道章[王本八章] 第十三篇 德章[王本五十章] 附论·“ 衣裳之会十有一”考 道章[王本十二章] 第十四篇 德章[王本五十一章] 第十五篇 德章[王本五十二章] 道章[王本十三章] 第十六篇 德章[王本五十三章] 道章[王本十五章] 第十七篇 德章[王本五十四章] 道章[王本十四章] 第十八篇 德章[王本五十五章] 道章[王本十六章] 第十九篇 德章[王本五十六章] 道章[王本十七章] 第二十篇 德章[王本五十七章] 道章[王本十八章]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