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乳苣
种拉丁名:Mulgedium tataricum (Linn.) DC.
种别名 :蒙山莴苣,紫花山莴苣,苦菜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乳苣属
属拉丁名:Mulgedium
族中文名:菊苣族
族拉丁名:LACTUCEAE Cass.
亚科中文名:舌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ICHORI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来源:[Prodr. 7: 248. 1838]
中国植物志:80(1):075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有细条棱或条纹,上部有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基部渐狭成短柄,柄长1—1.5厘米或无柄,长6一19厘米,宽2—6厘米,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有多数或少数大锯齿,顶端钝或急尖,侧裂片2—5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两端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半椭圆形或偏斜的宽或狭三角形,边缘全缘或有稀疏的小尖头或边缘多锯齿,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全缘或边缘细锯齿或稀锯齿;向上的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或宽线形,但渐小。全部叶质地稍厚,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约含20枚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狭或宽圆锥花序。总苞圆柱状或楔形,长2厘米,宽约O.8毫米,果期不为卵球形;总苞片4层,不成明显的覆瓦状排列,中外层较小,卵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2毫米,内层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2厘米,宽2毫米,全部苞片外面光滑无毛,带紫红色,顶端渐尖或钝。舌状小花紫色或紫蓝色,管部有白色短柔毛。瘦果长圆状披针形,稍压扁,灰黑色,长5毫米,宽约1毫米,每面有5—7条高起的纵肋,中肋稍粗厚,顶端渐尖成长1毫米的喙。冠毛2层,纤细,白色,长1厘米,微锯齿状,分散脱落。花果期6—9月。
国内分布:分布辽宁(彰武)、内蒙古(通辽、临河)、河北(涉县、易县、内丘、张北)、山西(中阳、灵石、离山、河曲、五台、宁武)、陕西(清涧、靖边、绥德、米脂、榆林)、甘肃(敦煌、庆阳、合水、天水、酒泉、张掖、固原、民勤)、青海(柴达木)、新疆(鄯善、奇台、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托克逊、乌恰)、河南(封丘、豫东)、西藏(札达、日土)。生于河滩、湖边、草甸、田边、固定沙丘或砾石地,海拔1200—4300米。
国外分布:欧洲、俄罗斯(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广为分布。模式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
海 拔:1200-4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