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并殖吸虫

四川并殖吸虫

动物界
中文学名 四川并殖吸虫
并殖科
吸虫纲
并殖属
目录导航

外形特征

虫体轻压标本狭长,状似短剑或矛头,前端均较后端为 尖。虫体最大宽度在体前1/3处,宽长比例在轻压标本平均为1:2.8,在未压标本平均为1:3.3。腹吸盘位于体前1/3处,口吸盘位于体最前端,前者比后者略大。肠管由短食管分叉处开始,沿虫体两侧向后形成三个大的弯曲,伸展直至末端。卵巢位于腹吸盘后外侧,分枝较多,状似珊瑚或菜花,具4—6主枝,每主枝又分出4、5个侧枝,侧枝末端为分叶状小体,卵巢分枝程度比卫氏及克氏者复杂,比大平及怡乐村者简单,居于上述二者之间。子宫在解剖标本上形成5、6次回转,堆积成圆锥体,顶部为细管,通向生殖孔,卵黄腺很丰富,几充满虫体两侧,梅氏腺由放射状成串细胞组成,前部稍尖,后部较平。睾丸为长条形,倒立于背部体壁上,中心部不明显,在背侧有2、3个较短分枝,在腹侧有2、3个较长分枝,每个分枝末端常有一对分开的指状突起。在压片染色标本上,上述睾丸的背、侧分枝则被压向两侧。劳氏管位于卵巢与梅氏腺之间的背方,与贮精囊共开口于输卵管。体棘的基本形态为门齿或凿刀样,也有方矩形或尖刀样的。棘的远端常存在裂隙,体部也常有裂纹。体棘的分布和排列为混生型,即单生和丛生并存,而在某些标本可以丛生为主。在腹吸盘以前,棘以单生为主,由口腹吸盘之间向后,丛生的逐渐显著,逐渐增多,而在虫体末端则体棘变小,形态不规则,可能表现为丛生的花瓣或竹笋样。虫卵金黄色,外观比较饱满,卵壳厚薄比较均匀,左右也较对称,大小平均为82.7×48.4微米。 

生活习性

终末宿主 模式宿主为家猫Felis libyca domesticao 已发现的天然感染终末宿主为 猫、犬、野猫。人工感染者为猫、犬、大白鼠、果子狸。

在家猫自接种至排卵约经55—64日,每只成虫每日平均排卵1,732个。第一中间宿主为泥泞拟钉螺(Tricula kumida)。

第二中间宿主为雅安华溪蟹(Sinopotamon yaanense Chung et T’sao,1962),灌县华溪蟹(Sinopotamon kwanhsienense Tai et Sung,1975),锯齿华溪蟹,陕西华溪蟹,毛足溪蟹。

生活史 虫卵在28℃下孵化,经19、20天毛蚴成熟,再经2,3日开始大量孵出。毛蚴呈椭圆形,运动时可呈梨形,体表纤毛板公式为6,7,3,1原肠平均为24.5—27.5微米,体内有神经团、神经细胞、焰细胞、下皮细胞、体肌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在实验室条件(室温22—23℃)下用上述四川肺吸虫毛蚴人工感染阴性拟钉螺后,胞蚴可于感染后31小时查到,胞蚴为棒状,两端钝圆,能蠕动,体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一代雷蚴4,5个及少数胚细胞,第一代雷蚴可于感染后5—7日查见,呈圆柱状,前端钝圆,后端截平或微凹,大小很不一致,运动活泼。前端可见口、咽、食管和原肠,后者较短,咽部或稍后的体壁上可见环状结构。一代雷蚴体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二代雷蚴4,5个,二代雷蚴可于感染后5,6日时查见,呈腊肠样,两端钝圆,运动活泼,前端可见口、咽、食管和原肠,后者较短,约占体长1/8—1/5,二代雷蚴大小平均为659.6×127.7微米,体内含尾蚴6—21个。

尾蚴为微尾型尾蚴,口吸盘圆或椭圆,较腹吸盘为大,背部具椎刺一根,体内可见前咽、咽、神经节和生殖始基。穿刺腺内、外两组共7对,体后部未见有细刺,但尾顶端有细刺十数根,排泄囊主要为卵圆形。腹吸盘后方的腹面可见一三角形的凹陷,尾蚴大小平均为191.9×83.5微米。

由天然感染石蟹体内查见的囊蚴主要为球形,大小平均为417×399微米。有三层囊壁(包括反应膜),囊壁较薄,总厚度约10微米,排泄囊较小,色亦较浅,因此腹吸盘有时可见。本吸虫囊蚴很易脱囊,脱囊蚴的大小平均为761×452微米(图37、38)。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云南省,陕西省。 

物种研究

简史:鲁超(1941),郭绍周,江留美(1943),徐国清(1948)分别报告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猫、狗中发现有并殖吸虫的感染,但未做过虫种鉴定和有关生活史研究。钟惠澜等(1955)在北京发现在四川温江吃生蟹感染的一例不典型的并殖吸虫病例,其上腹部有皮下肿块,同时合并胃出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均显著增多,无痰,大便内无肺吸虫卵,肺吸虫皮试及补体结合试验均为阳性,后经用氯喹治愈。因而考虑该省可能有人类并殖吸虫流行。乃于同年到现场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存在两种并殖吸虫,其中一种描述为卫氏并殖,另一种当时未予描述(翁心植,钟惠澜等,1957)。1957年对四川雅安地区本病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也存在两种并殖吸虫,一种与卫氏并殖近似,另一种根据成虫和囊蚴形态并结合当地并殖吸虫病人的特点,考虑为未经描述的新虫种。1959年做了临床表现和囊蚴形态大小方面初步介绍(侯宗昌、钟惠澜等1959;Hou,T.C.Chung,H.L.等1959;贺联印、钟惠澜等,1959)。1961年钟惠澜、曹维霁等对四川温江和雅安两地区的并殖吸虫病再次进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形态学和生活史的观察结果,确定当地存在两种并殖吸虫,即卫氏并殖四川亚种和四川并殖新种,1962年描述定种(Chung,H.L.和T’sao,W、C.1962a,1962b;钟惠澜,曹维霁等,1962,钟惠澜,曹维霁,1963)。1963年调查发现拟钉螺为四川并殖的第一中间宿主,对其体内的并殖吸虫雷、尾蚴做了初步观察报告(Chung,H.L.Ho,L Y.等,1963;钟惠澜,贺联印等1964)。并于同年(钟惠澜等1964)对四川并殖及卫氏并殖四川亚种的独立性提出了科学论证。1963年至1964年在实验室内应用四川并殖毛蚴感染拟钉螺获得胞、雷、尾蚴,并用尾蚴感染石蟹获得囊蚴,于1966年报告(钟惠澜等,1966a,1966b;Chung,H、L.等,1966a,1966b)。四川并殖的全部生活史至此基本完成。1974年再对形态学和生活史的研究做进一步补充(钟惠澜等,1974)。 

主要价值

危害性:本虫对人有致病性,临床表现与典型卫氏并殖吸虫引起者迥然不同。绝大

多数病例都不咯血,可有微量血丝痰和大便找不到并殖吸虫卵。这些病例常有低烧,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胸腔积液,可合并心包积液或蜘蛛网膜下出血等严重情况。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计数也常增高,有的血沉加快,常易误诊。皮下结节内所发现的虫体为长条型,均为童虫(彩色图版Ⅱ,10)。

防治措施 与卫氏并殖吸虫者相同。 (钟惠澜、曹维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