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铺乡即甘肃省定西的第三铺乡。第三铺乡东接平襄镇、东南与李家店乡、常河镇乡相邻,西北与什川乡、马营镇相连。境内有马李、通高公路交叉通过,乡村公路宽广通达,19个村通公路,全乡所有村通邮,交通方便。有属于省级文物的战国秦长城纵横南北,成为三铺乡自古就为重要之地的有力见证。 第三铺乡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扶贫开发为龙头,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走出了一条畜牧强乡,药材富乡的新路子,全乡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该乡先后被评为全县“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双培双带工作先进党委”和“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621121212201 210 三铺村
621121212202 220 石庄村
621121212203 220 金川村
621121212204 220 城湾村
621121212205 220 姚岔村
621121212206 220 郭家坪村
621121212207 220 芦滩村
621121212208 220 乔湾村
621121212209 220 万岔村
621121212210 220 党堡村
621121212211 220 郭山村
621121212212 220 小岔村
621121212213 220 侯坡村
621121212214 220 陈沟村
621121212215 220 蒲湾村
621121212216 220 阴坡村
621121212217 220 西坪村
621121212218 220 王河村
621121212219 220 马坪村[1]
三铺乡
三铺乡三铺乡民风淳厚,文化底蕴深,珍藏名人名家字画已是历来已久的习惯,贫富无别,家家总有条幅字画。珍藏书画数量之多,档次之高的也有许多,并以字画档次的高低,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准之一。群众纯朴善良,正直,勤劳,热情好客,对外来事物或新鲜事情,反应中吸收非常快。全乡从事于运输,加工、贩运、种植、养殖、维修、承包工程,劳务和外地工作的人特别多,他们长期在外奔波,不仅增长了见识,还为本乡提供了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最新的致富信息,第三铺乡人民正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勤劳,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改变着乡村整个面貌。 位于通渭县西部地区的第三铺乡,是通渭县最穷的一个乡,这里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世世代代居于山中的人们,面临着生存与贫穷的困惑,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铺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第三铺乡人民发扬苦干不苦熬实干争一流的精神,围绕“调整种植结构,做示范文章,转变群众观念,让群众得到实惠”这一总体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第三铺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三铺乡三铺乡地势北高南低,山梁起伏,深沟大涧,属冷凉半湿润区,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气温5—6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15—17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8—9摄氏度,苦水河流经其境,以咸水为主,局部有含淡水的黄土丘陵潜水区。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适宜于冬小麦、洋芋、豆类、胡麻、糜谷杂粮、蔬菜的种植和核桃、花椒、苹果、梨、杏等的生长。草地覆盖率在20%——40%之间,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禾本科占48%,菊科占30%。有利于猪、鸡、兔、细毛羊、牛、奶羊等商品畜牧业发展。矿产资源有少量红粘土。家庭工业以草辫加工为主。
三铺乡第三铺乡基础条件差,全乡18个村分散在1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民吃尽了人背畜驮的苦头,年轻人饱尝了因路不通而娶不上媳妇的痛楚。乡党委、乡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龙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利用春播结束的空当,组织7村24社投入劳力23910人次,改造拓宽乡村道路58公里,由过去2米、4米拓宽至6米、8米,移动土石方19.1万立方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7村24社都通了汽车。乡上累计新修全乡主干公路四线五条,全长81.4公里,整修拓宽村社道路56条110多公里,2002年,争取资金16万元,修建了候坡上游大桥,使全乡道路实现了网络化,一辆辆农用车、大汽车开进了三铺乡的村村社社,沟沟峁峁,又把这里的农副产品运往各地。二是排危建校。2001年,乡上筹措资金46万元,对全乡的16所2837平方米中小学校D级危房进行了排除。2002年新建了小湾小学,建筑面积达1236平方米;2003年,又改、扩建了花兰寺初级中学,建筑面积达680平方米;乡上又争取危改项目160万元,新建了陈沟、候坡等三所小学,三年内配套课桌凳670套,微机20多台,使三铺乡的教育事业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轨道。三是多方筹措资金6.4万元,拉通了城湾,姚岔村2村3社的照线路,使三铺乡群众户户告别了点煤油灯和驴推磨的历史。 在道路建设上,三铺乡率先响应“村村通”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动员群众,对以往弯多坡陡、坑多道窄的8条旧道进行了全面的改扩修,同时又新修了10条便民村道。彻底改变了过去“地在庄前,道缠三圈”的状况,使全村95%以上的耕地和所有的农户都通了三轮车。道路情况的好转,为村民发家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水利建设方面,为达到“85%以上的梯田宽直平坦、保墒性好”的目标,三铺乡聘请县、乡水利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规划,采取人、机两结合,兴修大块面梯田1000多亩。为方便人畜饮水,还兴修水窖260眼,安装自来水52户,实现人畜饮水安全。
三铺乡第三铺乡,海拔约2034米,无霜期130天左右,年降雨量约400毫米,气候适宜发展种草养畜产业。乡党委、乡政府紧紧围绕县上提出的“三种三养三开发”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产业。全乡优质牧草面积达到0.46万亩,全乡大家畜存栏6800头,出栏800只,猪存栏6700只,出栏6200只,羊存栏4300只,出栏1800只,鸡25000只,出栏20300只。建成了郭家山村高标准化草畜示范点1个,发展小尾寒羊养殖户30户,养羊164只。鲁西黄牛养殖户42户,养牛84头。2004年,三铺乡以郭家山草畜产业开发为龙头,在候坡、万岔两村大规模实施种草养畜,养禽项目,以养殖郭家山的小尾寒羊为主,向这两村以至全乡辐射,深入推进草畜富民战略,走种草养畜,草畜结合,富民富乡,就地转化的路子。在资金筹措上,乡上采取政府贴息协调贷款多数,群众自筹资金少数的办法,给养殖户筹措配备资金,采访中,该乡乡长马宪琪告诉记者,乡上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力争早日使第三铺乡实现“满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畜”的目标,并且计划大力培养、扶持一批草畜经销户,为草畜产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三铺乡第三铺乡地处山区,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加之连年干旱,使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存,困扰着人民生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政策,为第三铺乡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紧紧抓住退耕还林不放松,全乡上下一盘棋,集中连片规划,打破村界统一调派劳力,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坚持科学与务实态度,立足长远,使退耕还林和三荒造林相结合,生态林、经济林兼顾,对十几道梁系进行递进式退耕还林。自2000年以来,全乡退耕还林(草)面积达到1.15万亩,荒山造林0.44万亩,退耕还林后,农户享有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林业部门会同粮食、财政部门建立了详实的档案资料,农户凭证直接领取粮款补助。同时,使该乡探索出了生态林草间作,用材林草间作,经济林草间作、生态林经济林等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铺乡以“苦甲天下”著称的通渭县是以农业为主,由于长期受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靠天吃饭,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生活水平落后,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铺乡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的新路子。 在农业生产方面,三铺乡始终坚持“依靠政策、科学务农”的路子,着力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种植、养殖结构,从工具转换到科技生产,从品种更新到产品推销,无不以县、乡政策信息为指导,及时宣传,及时引进,全村240户群众莫不受益。引进先进耕作技术5项,引进良种玉米800余公斤,良种马铃薯40吨,农产品人均纯收入860元。2006年以来,该村结合县上“小项目小发展”的指导思想,争取到孟加拉小额信贷项目和法国沛丰协会信贷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20余万元,发展种植、养殖户100余户,使全乡村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面对“上项目无资金、群众想贷款,信用社不敢放”的实际问题,第三铺乡党委、乡政府有举措地提出创建了双培双带养殖信用合作组,不仅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
通渭县三铺乡农田
而且找到了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有力地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郭家山,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已遍及该村各社, 80%以上的农户积极参与了信用合作组的培训和入组,他们遵循“共担风险、相互担保、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致富路,统一项目,统一贷款,学习技术,自选牛羊,建圈舍,搞养殖,带动了全乡畜牧业的大起步,为三铺乡2004年全面实施畜牧强乡,牛羊富民的重大战略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使全村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达到了9个。其中:养羊信用合作组3个,养牛信用合作组6个,并在合作组内吸收致富能人4名,致富带头人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其它群众50名,整个信用合作组的组建得到了乡信用社的支持贷款28.9万元,群众自筹7.5万元,郭家山村双培双带养殖信用合作组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为乡党委、乡政府如何搞好双培双带,怎样发展畜牧养殖“点透迷津”,在这一举措的带领下,一条“示范户+信用合作组+协会=双培双带工程建设的致富路子”醒目地摆在了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面前。在郭家山成立养殖协会1个,重点培养协会会员6名,选出双培双带示范户16户,这些户不仅是牛羊养殖大户,而且还是掌握技术的明白户。郭家山村双培双带养殖示范户的迅速发展,为全乡致富奔小康开了个好头。
三铺乡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求真务实的作风,顺了民意,暖了民心,第三铺乡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展现了新的生命力。一个聚精会神抓工作、干实事,谋发展,关心群众生活,增加群众收入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该县县委书记来第三铺乡检查工作时说“第三铺乡最贫困,但第三铺乡的民风最纯朴,干部工作也最扎实,难得”。求真务实真正成为广大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第三铺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迫切的实际问题出发,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首先是在芦滩、侯坡两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完成项目规划建设任务,共机修梯田1643亩,引进优质种薯180吨,优质草籽5100公斤,新建标准化圈舍250座,引进牛247头,发展养殖户247户,发放铡草机50台,修建村文化室2处,培训农民技术员780人次。组织开展劳动力培训4期共410人次,引导外出务工人数达5192人次,劳务创收25.8万元。同时重点在全乡10村23组确定2008年双垄沟全膜玉米种植面积5200亩,涉及农户534户,在通高公路沿线规划3000亩的示范片一个,全乡投入双垄全膜铺膜机7台,已完成覆膜1500亩,其次是通达工程项目西坪至马李公路段路基和边沟全面完成,建成漫水桥一座,涵桥一座,投资46万元的三铺中学和万岔小学“危改长效机制”校舍改建项目,已完成12间教室、12间办公室、5间库房,共计1744平方米;建成“村村通”通信转播塔,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延伸到乡镇工程”已完成一村142户的有线电视和街道调频广播安装工程。最后就是小城镇化建设,已完成拆迁面积7560余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6481平方米,累计投资678万元,建成乡卫生院办公楼,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790平方米,乡计划生育服务所办公楼,建筑面积449平方米,乡司法所办公楼,建筑面积192平方米。
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该村坚持政府组织和民间自发“两条腿走路”。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学历、技术、阅历及家庭状况等,鼓励大家“走出去赚钱,靠技术致富”。全村共输出政府组织的劳动力108人次、民间自发的劳动力1200余人次,人均年创收1.5万元左右,极大推动了家庭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