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最简单的例子:
从A地到B地
坐公交2块。打车要20块
为什么坐公交便宜呢
这里所讲的就是“多路通信”的原理。
(FDM) 频分复用按频谱划分信道,多路基带信号被调制在不同的频谱上。因此它们在频谱上不会重叠,即在频率上正交,但在时间上是重叠的,可以同时在一个信道内传输。在频分复用系统中,发送端的各路信号m1(t),m2(t),…,mn(t)经各自的低通滤波器分别对各路载波f1(t),f2(t),…,fn(t)进行调制,再由各路带通滤波器滤出相应的边带(载波电话通常采用单边带调制),相加后便形成频分多路信号。在接收端,各路的带通滤波器将各路信号分开,并分别与各路的载波f1(t),f2(t),…,fn(t)相乘,实现相干解调,便可恢复各路信号,实现频分多路通信。为了构造大容量的频分复用设备,现代大容量载波系列的频谱是按模块结构由各种基础群组合而成。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基础群分为前群、基群、超群和主群。①前群,又称3路群。它由3个话路经变频后组成。各话路变频的载频分别为12,16,20千赫。取上边带,得到频谱为12~24千赫的前群信号。②基群,又称12路群。它由4个前群经变频后组成。各前群变频的载频分别为84,96,108,120千赫。取下边带,得到频谱为 60~108千赫的基群信号。基群也可由12个话路经一次变频后组成。③超群,又称60路群。它由5个基群经变频后组成。各基群变频的载频分别为420,468,516,564,612千赫。取下边带,得到频谱为312~552千赫的超群信号。④主群,又称300路群。它由5个超群经变频后组成。各超群变频的载频分别为1364,1612,1860,2108,2356千赫。取下边带,得到频谱为812~2044千赫的主群信号。3个主群可组成 900路的超主群。4个超主群可组成3600路的巨群。频分复用的优点是信道复用率高,允许复用路数多,分路也很方便。因此,频分复用已成为现代模拟通信中最主要的一种复用方式,在模拟式遥测、有线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的多路通信终端装置的构成如附图所示,它包括音频通信用的电话机、输入手写图形信息用的输入板、显示手写图形信息的视频监示器、叠加音频信号和手写图形信息进行传输的控制单元等,还有将视频监示器显示的图形信息记录到纸面上的硬拷贝装置、存储手写图形信息或音频信息的存储装置以及输入字符的键盘等任选件。此外还可以附加一个小巧的打印机。手写信息通过写画板输入,声音信息传到对方后,由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来接收,而文字或图形信息则在对方的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打印机可以把这些文字或图形信息打印出来。[1-2]
用于多路通信系统的输入板的画面尺寸不要太大,A5幅面(210mm×148mm)左右即可;其分辨率至少应达到3~4线/mm .以使手写汉字能显示到被人们理解的程度;其输入速度对于手写文字应达3O~4Ocm/s,对于手写图形应达7O~9Ocm/s。[2]
多路通信系统常用的手写信号的编码方法有两种:即差分脉冲调制(DPCM)和差分链码法(DCE)。DPCM 是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取出相邻笔点的坐标位置之差,对这些差值进行编码的方法。若笔点的平均速度为60cm/s,每1/30s读取坐标数据,则采用这种编码方法,平均传送速度可压缩到300bit/s。DCE是为了进行信息压缩,算出手写曲线移动方向的差分,对这种差分进行编码的方法。对于阿拉伯字母和简单图形,采用这种编码方法,平均传送速度可压缩到200bit/s。[2]
多路通信系统对于音频信号和手写信号的多路传输方式有两种,即时间分割和频率分割。时间分割方法是在不同时间传送不同信号的方法,即在话音停止时期内传送手写信号。值得注意,由于手写信号的传送要使用话音频带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而调制解调器的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话音的切断就成问题。频率分割法是在话音频带中空出必要的带宽不传送话音信号,在这个空出的频带中插入手写信号,即将话音频带中对声音质量影响不太大的2kHz附近约4OOHz的带宽空出来,话音质量虽然稍差些,但对通话并无妨碍。为补偿话音质量的降低,提高话音的自然性,在收信端要附加上相应的高阶音。手写信号的调制方式有差分相位键控(DPSK)及频率键控(FSK)。[2]
在输出端,对送来的粗糙的手写线状图形信息进行补充完善是必要的。因为送来的是笔点的位置信息,故可采用在样点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的简单方法。送来的手写信息存入存储器后显示出来,作为显示装置利用电视接收机是最为合适的,不仅价格便宜,可靠性高,而且只要单独设置色存储器便可作彩色显示。手写线状图形信息的硬拷贝可采用传真机或点阵式打印机,传真应具有4点/mm 以上的分辨率,使输出信息记录在A7或A6幅面的记录纸上。为使输入端笔点的动作实时地再现在输出端的记录纸上,可以采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XY 记录器。当考虑收信人不在时也能通信,一旦存储记录后,该系统必须具有把记录下的内容再生的功能。一般话音和手写两种信号均需存储,这可以同时使用盒式录音机的双声道。[2]
多路通信系统的优点很多,它不仅能传送话音,还能传送文字图形,而且它利用了硬拷贝,使得收信人不在时也能通信。由于可听可看,所以多路通信对于听觉不好或耳聋者是一种良好的通信手段,且非常适用于召开简易的远距离会议及语言不同的国际通信。多路通信还可用于远程数据库的存取。若以手写方式书写的文字能由计算机以在线方式识别从而输入到中心,则多路通信还可用于远程教育,教师可事先把教学内容以手写方式输入到中心,在终端可输出所需的教育节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讲授的内容,学生可在远离教师的地方边听边看地进行学习。另外,由输入板输入的手写图形信息经编码和传输,可以显示在可视图文的显示屏上,可视图文的字母几何编码方法将有希望适用于多路通信系统。[2]
多路通信具有两大技术特征:①它所传送的信号是按照时隙位置分列复用而成的统一数字流,具有综合传输的性质。②它利用微波信道来传送信息,拥有很宽的通过频带,可以复用大量的数字电话信号,可以传送电视图像或高速数据等宽带信号。由于微波电磁信号按直线传播,数字微波(模拟微波也如此)通信可以按直视距离设站(站距约50千米),因此,建设起来比较容易。特别在丘陵山区或其他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多路通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整个国家通信的传输体系中,多路通信也是重要的辅助通信手段。
多路通信 若媒体能达到的位传输速率超过传输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则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也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而不像FDM那样,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种交叉可以是位一级的,也可以是由字节组成的块或更大的信息组进行交叉。如图2.12(b)中的多路复用器有8个输入,每个输入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16ps,那么一条容量达76.8kbps的线路就可容纳8个信号源。该图描述的时分多路复用四M方案,也称同步(Synchronous)时分多路复用TDM,它的时间片是预先分配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各种信号源的传输定时是同步的。与此相反,异步时分多路复用1DM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媒体的时间片。
时分多路复用TDM不仅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另外,对于模拟信号,有时可以把时分多路复用和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一个传输系统,可以频分成许多条子通道,每条子通道再利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来细分。在宽带局域网络中可以使用这种混合技术。
光的波分多路复用是指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由于波长不同,所以各路光信号互不干扰,最后再用波长解复用器将各路波长分解出来。所选器件应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电磁干扰、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器件可替换性强等优点。光源输出的光信号带宽为40nm,在此宽带基础上可实现多个通道传感器的大规模复用。
码分多址通信原理:
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或者说,靠信号的不同波形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选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其它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它们的存在类似于在信道中引入了噪声和干扰,通常称之为多址干扰。
在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是由基站进行转发和控制的。为了实现双工通信,正向传输和反向传输各使用一个频率,即通常所谓的频分双工。无论正向传输或反向传输,除去传输业务信息外,还必须传送相应的控制信息。为了传送不同的信息,需要设置相应的信道。但是,CDMA通信系统既不分频道又不分时隙,无论传送何种信息的信道都靠采用不同的码型来区分。 类似的信道属于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无论从频域或者时域来看都是相互重叠的,或者说它们均占用相同的频段和时间。
更为详细的、更为系统的介绍
CDMA是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技术的缩写,是近年来在数字移动通信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它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和品质的高要求,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
CDMA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推出,近几年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作用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用户已突破5000万,我国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通了CDMA电话网。
1.CDMA是扩频通信的一种,他具有扩频通信的以下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这是扩频通信的基本特点,是所有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
(2)宽带传输,抗衰落能力强。
(3)由于采用宽带传输,在信道中传输的有用信号的功率比干扰信号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号好像隐蔽在噪声中;即功率话密度比较低,有利于信号隐蔽。
(4)利用扩频码的相关性来获取用户的信息,抗截获的能力强。
2.在扩频CDMA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新的关键技术而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采用了多种分集方式。除了传统的空间分集外。由于是宽带传输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同时在基站和移动台采用了RAKE接收机技术,相当于时间分集的作用。
(2)采用了话音激活技术和扇区化技术。因为CDMA系统的容量直接与所受的干扰有关,采用话音激活和扇区化技术可以减少干扰,可以使整个系统的容量增大。
(3)采用了移动台辅助的软切换。通过它可以实现无缝切换,保证了通话的连续性,减少了掉话的可能性。处于切换区域的移动台通过分集接收多个基站的信号,可以减低自身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对周围基站的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反向联路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4)采用了功率控制技术,这样降低了平准发射功率。
(5)具有软容量特性。可以在话务量高峰期通过提高误帧率来增加可以用的信道数。当相邻小区的负荷一轻一重时,负荷重的小区可以通过减少导频的发射功率,使本小区的边缘用户由于导频强度的不足而切换到相临小区,使负担分担。
(6)兼容性好。由于CDMA的带宽很大,功率分布在广阔的频谱上,功率话密度低,对窄带模拟系统的干扰小,因此两者可以共存。即兼容性好。
(7)COMA的频率利用率高,不需频率规划,这也是CDMA的特点之一。
(8)CDMA高效率的OCELP话音编码。话音编码技术是数字通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OCELP是利用码表矢量量化差值的信号,并根据语音激活的程度产生一个输出速率可变的信号。这种编码方式被认为是目前效率最高的编码技术,在保证有较好话音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量。这种声码器具有8kbit/S和13kbit/S两种速率的序列。8kbit/S序列从1.2kbit/s到9.6kbit/s可变,13kbit/S序列则从1.8kbt/s到14.4kbt/S可变。最近,又有一种8kbit/sEVRC型编码器问世,也具有8kbit/s声码器容量大的特点,话音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在小区的规划问题上,虽然CDMA无需频率规划,但它的小区规划却并非十分容易。由于所有的基站都使用同一个频率,相互之间是存在干扰的,如果小区规划做得不好,将直接影响话音质量和使系统容量打折扣,因而在进行站距、天线高度等方面的设计时应当小心谨慎。
(2)其次,在标准的问题上,CDMA的标准并不十分完善。许多标准都仍在研究制定之中。如A接口,目前各厂家有的提供IS一634版本0,有的支持Is-634版本。还有的使用Is-634/TSB-80。因此对于系统运营商来说,选择统一的A接口是比较困难的。
(3)由于功率控制的误差所导致的系统容量的减少。
在3G中的应用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的技术发展和商用进程是近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技术标准有三种,分别是TD-SCDMA、WCDMA和CDMA2000。其中TD-SCDMA属于时分双工(TDD)模式,是由中国提出的3G技术标准;而 WCDMA和CDMA2000属于频分双工(FDD)模式,WCDMA技术标准由欧洲和日本提出,CDMA2000技术标准由美国提出
空分多址 空分多址(SDMA),也称为多光束频率复用。它通过标记不同方位的相同频率的天线光束来进行频率的复用。
SDMA系统可使系统容量成倍增加,使得系统在有限的频谱内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从而成倍的提高频谱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