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藩自幼出身于佛教家庭,他因母亲笃信佛教而 皈依三宝,青年时期常到 观宗寺听 谛闲老和尚讲经,此后一直研读佛经,礼佛无间。在上海工作期间,接触许多佛教大德,也与青年学佛的朋友相聚,讨论佛学。他们讨论组织一个以青年为对象的社团,扩大影响,接引更多的青年学佛。他们的理念与计划,得到沪上名流居士 范古农、 蒋维乔、 丁福保等多人的支持与赞助,抗战胜利之后,筹组社团的计划就进入了行动阶段。
一九四六年的春天,方子藩等几位居士,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参加筹备的人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众人共推子藩为筹委会主任委员,郑颂英、张孝行为副主任委员。罗永正、陈海量、赵朴初、王兆基、蔡惠明、吴保源、史美、传贤灼等为筹备委员。初在林森中路“觉园”内借地办公,分工合作,积极推动筹备工作。是年八月二十五日,“上海市佛教青年会”召开成立大会,许多大德居士到场道贺,太虚大师也莅临指导。
方子藩(1908~1968),号善堃,浙江镇海人。自幼勤奋好学,深得其姨父林涤庵(大丰工业原料公司董事长,经理)的器重。民国16年(1927年)9月,方子藩赴日留学,一年后,入国立 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预科就读药学,因成绩优良,历年均获奖学金。民国20年(1931) 九一八事变后,方愤然回国,在大丰工业原料公司就职,民国21年(1932)被提为公司协理。民国23年(1934)11月,他为了协助林涤庵先生实现大丰公司从买卖进口 化工原料逐步向自己制造转化,并为发展民族化学工业创造条件,又去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化学系深造。民国27年(1938)11月毕业后,又进德国博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德期间,不仅自己刻苦学习,还不遗余力地为国内工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如受五洲药房之托,提炼制皂下脚 甘油水为纯甘油的精炼工艺,并代向德国订购回收甘油的设备。民国28年(1939)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身处异国的方子藩,向校方申请提前考试,结束学业。12月,经林涤庵先生推荐,任大丰工业原料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方子藩任总经理后,对公司原有的16万资本进行升值,并再增加资本。使公司业务得到发展,在同行业中受人注目。为迅速发展民族化学工业,方子藩组建化学研究所,聘请留德同学龚祖德、王雪莹、黄英林博士及林国镐教师(林涤庵长子)、大学生等20多人分有机、无机、
方子藩作品电化、酿造4组进行研究。研究所研制出西药及化工产品数十项。如用于预防及治疗细菌感染的琥珀磺磺胺噻唑(SST)等,但由于研究所无力大批量生产,故转让信谊药厂生产。有鉴于此,方子藩感到有办药厂的必要,由原大丰董事、股东筹建天丰制药厂,方任经理,制造药品20余种。还研制成药物葡萄糖锑酸纳0.6gm(新斯的黑克,5价锑),为治疗流行苏北鲁南一带“黑热病”作出了贡献。民国30年(1941)10月,方子藩兼任中国化工厂总经理,主持生产化工原料。民国32年(1943)3月,兼上海汉光电化厂总经理,制造氯酸钾、单宁酸氯化钙等。
民国31年(1942),方子藩还担任上海市化工原料商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民国32年(1943)任制药工业同业公会理事,民国34年(1945)任中华化学工业会副理事长。
上海解放后,大丰公司逐渐将商业部分转入工厂。1956年公私合营后,方子藩任大丰化工厂总经理,同年任化学原料工业公司私方副经理等职。
1954年、1956年,为上海市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1953年,为上海市协商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1955年,上海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63年5月是上海市四届二次人大列席代表。曾任上海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执行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委、常委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
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三宝,青年时期常到观宗寺听谛闲老和尚讲经,此后一直研读佛经,礼佛无间。在上海工作期间,接触许多佛教大德,也与青年学佛的朋友相聚,讨论佛学。他们讨论组织一个以青年为对象的社团,扩大影响,接引更多的青年学佛。他们的理念与计划,得到沪上名流居士范古农、蒋维乔、丁福保等多人的支持与赞助,抗战胜利之后,筹组社团的计划就进入了行动阶段。一九四六年的春天,方子藩等几位居士,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参加筹备的人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众人共推方子藩为筹委会主任委员,郑颂英、张孝行为副主任委员。罗永正、陈海量、赵朴初、王兆基、蔡惠明、吴保源、史美、传贤灼等为筹备委员。初在林森中路“觉园”内借地办公,分工合作,积极推动筹备工作。八月二十五日,“上海市佛教青年会”召开成立大会,许多大德居士到场道贺,太虚大师也莅临指导。
一九四七年冬,佛青会以借用的会址过于狭小,不敷使用,方子藩提议登报征求市区内适宜房舍。一九四八年元旦,佛青会迁入林森中路康福里租赁的新会址,新址楼上是陈海量居士开设的大雄书局。包括方子藩在内的数位理监事,各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或职业,会中事务多由副理事长郑颂英及理事陈海量二位居士处理。郑颂英是宁波人,三十多岁,经营纸业;陈海量也只三十二、三岁,原是大法轮书局的经理,已创业开设大雄书局。由于陈海量的书局就在佛青会楼上,所以海量相当于“驻会理事”,就近照应会务。
在 方子藩居士领导下的佛青会,活动范围颇为广泛,包括弘法、修持、福利、康乐等方面。在弘法方面,有星期佛学讲座,于每星期日上午举行,程序上于礼佛之后,全体共诵《 金刚经》,再由礼请的法师或居士讲演一小时。这项工作,最初由史久云居士主持,后来由陈无我居士主持,许多知名的法师和居士都在该讲座作过演讲。同时每星期日晚间举办佛学座谈问答,对于佛经及有关佛学问题当面解答,此外也有佛学通讯问答,以通讯方式解答佛学问题。
电台弘法,也是佛青会工作重点之一。佛青会下设“心光讲学会”,专门在电台播讲。佛青会的弘法部,免费赠阅佛书,佛青会设有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发行《觉讯》也是弘法的一部分。
在修持方面,也是佛青会的重要活动。会中设有修持部
观宗寺,周六集会念佛共修,此外还设有持诵组、蒙山普利组、仪规法器组、往生助念团等组织。在康乐活动方面,佛青会经常举办朝山活动、名胜旅游、工厂参观、素食聚餐等,迎合青年热的兴趣和爱好,以导向佛化。
在社会福利方面,佛青会做得十分有绩效。一九四八年开始,佛青会创办中西医义务诊疗所,聘请中西医师为贫病者免费治疗,开始时每天登门病患二、三十人,后来与日俱增,达到每天百人以上。由于应诊的医师经验丰富,服务认真,获得贫困民众一致的好评。佛青会的福利部,除免费医疗外,以募集所得的经费,夏令施茶水,及施赠急救药品,冬令施粥、施寒衣,都做得很有成绩。
佛青会成立之初,只有会员几十个人,后来迅速发展,最多时有会员三千人左右,是一个相当成功、相当有影响力的佛教社团。
方子藩连任佛青会会长多年,《觉讯》创刊后,他常发表文章。一九四九年后,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常务委员。在事业方面,他担任上海化学原料工业公司经理,大丰工业原料公司总经理,天丰化学制药厂总经理;此外,还担任过化工实验学校校长。在佛教界,他除担任佛青会会长外,还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方子藩生平信佛虔诚,家中设有佛堂。早晚功课,寒暑不辍。他奉行佛陀教法,生活简朴,律己甚严,待人谦和可亲。培育提携佛教青年,不遗余力。晚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主持实验工作。一九六八年,在一次农药试验中受到感染,以黄疸型肝萎缩逝世,享年六十一岁,遗有著述《皇忏随闻录》等行世。
曾撰写《老解放区化学工业巡礼》、《磷酸盐文献总结》、《烧结脱氟磷肥文献总结》、《钢渣磷肥文献总结》、《钢渣磷发展概况》、《国外钢渣磷肥概述》、《钢渣磷肥专题文献索引》、《硝酸处理碳灰石制造水溶性氮磷复合肥料之研究》等多篇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