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店,宋代属永宁乡,明时属大湘亭里。民国初设湘湖区,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第十区,民国29年设湘店乡。苏维埃时期属桃澜区,有7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建国初划为十三区,1952年12月,与十一区合并为桃澜区。1958年4月撤区设湘店乡,11月改湘店公社。1960年2月并入桃溪公社,1961年4月又从桃溪分出,恢复湘店公社。1984年10月撤销湘店公社,设立湘店乡。民国县志称它是武平“极北之大市场”。建国后修通了公路,促进了老区经济发展[1]。
2001年末全乡总户数2436户,总人口11183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9322 |
男 | 4563 |
女 | 4759 |
家庭户户数 | 2108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9140 |
家庭户男 | 4418 |
家庭户女 | 4722 |
0-14岁(总) | 3183 |
0-14岁男 | 1600 |
0-14岁女 | 1583 |
15-64岁(总) | 5512 |
15-64岁男 | 2698 |
15-64岁女 | 2814 |
65岁及以上(总) | 627 |
65岁及以上男 | 265 |
65岁及以上女 | 36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8958 |
总人口 | 9322 |
男 | 4563 |
女 | 4759 |
家庭户户数 | 2108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9140 |
家庭户男 | 4418 |
家庭户女 | 4722 |
0-14岁(总) | 3183 |
0-14岁男 | 1600 |
0-14岁女 | 1583 |
15-64岁(总) | 5512 |
15-64岁男 | 2698 |
15-64岁女 | 2814 |
65岁及以上(总) | 627 |
65岁及以上男 | 265 |
65岁及以上女 | 36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8958 |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无霜冻期较长,冬天寒潮来袭时海拔较高的山顶上会有冻雨或霜冻。
高岭土、稀土、石板材等资源较丰富,特别是湘湖高岭土储量达5000多万吨。美丽的汀江流经该乡店下村,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辖七里、湘洋、湘湖、尧山、三和、店下6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尧山。
350824209:~201尧山村 ~202三和村 ~203七里村 ~204店下村 ~205湘洋村 ~206湘湖村
湘店乡是农业之乡,农、林、牧、渔等构成农村经济的主体。种植业主要以水稻、烤烟、蔬菜、水果、茶叶、竹木、药材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牛、羊、鸡、鸭、兔和水产品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有水电站、木制品加工、粮食加工、豆制品加工、茶叶加工、食用菌加工等企业。全乡劳务输出人数达2500多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湘店拥有品质好,储量大的高岭土和石板材等矿产资源尚末开发。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汀江主流在店下流段可截流开发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大,效益非常可观。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2001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96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588万元,第二产业产值304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3002万元。乡镇企业全面发展,不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31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586万元,建筑业产值462万元,运输业产值1256万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1416万元,服务业产值330万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3元,粮食总产3498吨,蔬菜15793吨,洋香瓜423,甘蔗313吨,茶叶195吨,水果658吨,小米椒180吨,香菇72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四通工程"。省道205线贯穿全乡67%的村,电话装机1200多部,50%的农户有电话,电视普及率达70%,文教卫生福利事业不断加强,使全乡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湘店乡是农业之乡,农、林、牧、渔等构成农村经济的主体。
拥有品质好,储量大的高岭土和石板材等矿产资源尚末开发,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汀江主流在店下流段可截流开发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大,效益非常可观。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四通工程"。省道205线贯穿全乡67%的村,电话装机1200多部,50%的农户有电话,电视普及率达70%,文教卫生福利事业不断加强,使全乡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湘店是县内主要革命老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刘亚楼故乡。1929年12月成立区乡苏维埃政权、苏区供销社、列宁小学等。
解放军少将、曾任公安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共北京密云钢铁厂委员会副书记,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公安部队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的罗斌少将也出生于此。
刘亚楼将军故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顶四合院平房,二进三开间,有上、下厅,左右厢房,带东、西护厝。面阔24.19米,进深16.51米,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洋的闽西客家建筑屋桥。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屋桥在桥面上架廊屋后可以供行人遮阳避雨,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木结构不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