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广才、精艺、致用。
工业设计的前身为原四川工业 学院的食品工程系的 装潢艺术设计专科专业和 产品造型设计专科专业,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于1995年招收首次招收学生41名,产品造型专业于1997年首次招收学生30名,1999年面向全省招 收 工业设计本科生93名,2000年面向全国招生,2000年面向全省招收 艺术设计学生90名,2001年面向全国招生;其间,从 包装工程专业发展衍生出 销售包装设计专业,1997年、1998年面向全省招收 艺术类本科生;而后,1999年从食品工程系分离成立单独的系---工业设计系(涵盖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销售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装潢艺术),面向全省招收艺术类本科生,2003年招收工业设计普招学生,现为艺术学院设计系,有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两大本科专业,学生950名,专任教师35人;西华大学工业设计系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曾任领导先后有: 陈宝琳、 刘曙光、方臻、杨华玲、 袁永俊、 杨建国、黄强苓、毕大平。现任系主任张玉萍。该系毕业学生在全国知名的专业设计公司、装饰公司等有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较好的评价。
音乐系前身为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该系于1984年组建,组建之初,仅有7-8位教师,几十位学生,1987年面向全省招收音乐教育专科学生,2001年面向全省招收音乐舞蹈专科学生,2003年招收本科学生,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 音乐学和 舞蹈学本科生。为我省中小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音乐教育人才,现有多位毕业生担任地方学校的要职。现为艺术学院音乐系,有音乐学和舞蹈学两大本科专业,在校学生473名,专任教师35名。曾任领导有:赵德慧、袁德翠、 张勇、 唐勇、徐行效、刘灼铭、聂才君、肖珣、汪兆旗。
美术系前身为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系,1993年面向全省招收美术教育专科专业学生,1995年招收工艺美术专科学生,2003年面向全省招收 美术学本科生,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美术学本科生,为全省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该系组建之初,仅有三五位教师,几十位学生,发展到现有学生485名,专任教师22名。曾任领导有: 张志超、 王书林、 施维树、汪兆旗、罗徕、曾国勇。
具体如表1所示。
附: 艺术学院专业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 建立时间 | 2004-2005学年 | 2005-2006学年 | 2006-2007学年 | ||||||
招生数 | 实际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招生数 | 实际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招生数 | 实际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
工业设计 | 1999年 | 374 | 102 | 119 | 397 | 90 | 127 | 429 | ||
艺术设计 | 2003年 | 415 | 128 | 413 | 145 | 478 | ||||
美术学 | 2003年 | 113 | 92 | 203 | 88 | 282 | 61 | |||
音乐学 | 2003年 | 97 | 79 | 176 | 72 | 249 | 47 | |||
舞蹈学 | 2005年 | 53 | 48 | 74 | 117 |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达到600余台(套),单台套价值800元以上固定资产500余万元。我院有一个院级实验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下设模型实验室、造型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钢琴实训室、数码钢琴实训室等7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580余平方米,在原有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新增3个多媒体教室,使我院的多媒体教室达到6个,座位数达到500座。共有办公用计算机21台,11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学院有教学用计算机200余台,其中机房中近200台,教师中32台,机房面积300余平米。我院图书资料室总面积90平方米,有兼职管理人员1人,座位20个(与会议室共用);学院的资料室有本院各专业相应的图书资料和期刊杂志,到2007年有图书345册,现刊40册过刊344册、论文(毕业设计)750册,图书资料对教工、学生开放,每周开放两个半天。学院还有选择地与教育部门、对口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图书馆藏书198万册,电子书刊161万种(册)。校园网主干1000兆、出口2×100兆,教务管理、党政办公和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均实现网络化。
学院下设3个教学系和1个实验中心,12个教研室,正在积极申报美术学和设计艺术方向的研究生招生点。
学院现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拥有111人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103 人,教师中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 22人,硕士研究生18人。教授4人, 副教授18人,硕士18人,学缘结构多元化。教授和副教授都担任了本科生教学工作。职称结构上,教授 、副教授占 21.365% 、讲师占 47.06% 、助教占 30.59% 。总的来看教授和副教授比例偏低。年龄结构上,青年教师相对较多,其中 35 岁以下占61.18% , 36~55 岁占 38.82% 。
工业设计系有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一个,专任教师15人,艺术设计系有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一个,专任教师23人,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是四川省内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发展迅速的专业。动画系有动画 本科专业一个,现有专任教师6人;音乐系有音乐学本科专业一个,现有专任教师28人,舞蹈系有舞蹈学和舞蹈表演本科专业两个,专任教师10余人,美术系有 美术学本科专业一个,专任教师216人。
学院教师承担了校、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7项,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素描》),两门校级精品课程(《透视学》、《色彩》),部分教师撰写专著、主编和参编著作与教材6部。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作品173余篇(件),有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项目或活动并获奖的有36项。这些科研工作开展得好的教师同时也是我院本科教学的骨干力量,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重视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规划,学院制定了2006-2010学科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即在未来5年时间内,力争建设5门校级、2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学院利用一切对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及合作,加强与国内艺术院校、科研院所、专业设计公司、知名企业、各中小学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合作,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立涉及工业设计、平面广告、环境艺术、音乐、舞蹈、美术等多方面的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涉及到 广州、 深圳、 浙江、 成都、 绵阳等地区就业实习基地34个。力争为社会在艺术领域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交流,先后有华中师大音乐学院院长 李方元、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院长 黄宗贤、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徐伯初、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杨仕华、 同济大学教授 林家阳、 清华大学知名教授 柳冠中、武汉理工教授 郑建启等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交流。
工业设计系主要承担 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工业设计系始创于1996年,1996年以来每年都有毕业班,已培养本科毕业生逾千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业设计高级人才。
该系是四川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为国内众多知名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成功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做出了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的成绩。并以此为基础,与浪尖等国内一流设计公司合作成立工业设计研究院,进一步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在省内外工业设计行业扩大了影响。本专业的学生所获各种奖20余项,教师出版学术著作十多部,并与国内外名校工业设计学科间保持着密切联系。
今后工业设计系将一如既往,不断吸收新的办学思想,更新学科知识结构,深化教育与管理改革,把握培养人才的层次,建立科学的办学体系,拓宽教学实践基地,走联合设计、开发、共创效益之路。这将对我院稳定教学、广纳人才、积累成果、推广成果、学科品牌建设、创建一流学院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概论、专业表现技法、材料工艺学、模型制作、人机工程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产品设计原理、 产品改良性设计、系统设计、设计管理等。
艺术设计系是西华大学艺术学院最富特色、活力和创造力的系部之一。艺术设计系正努力构建符合高等艺术教育规律和本质要求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实现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互相促进的良性运转机制。致力于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市场需求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设计人才。设有两个本科方向:平面设计方向与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实际应用能力,教师中既有在省级以上的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得多项设计大奖的资深设计者,又有在多个专业学术团体及评审机构中担任重要角色、知名度高的专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丰硕,专业设计、专业论文和专业教材等获得多项省、市级奖。
设计艺术系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力求营造“特色、精致、开放、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这已成为个系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责任,力争省内领先,使之成为省内知名的特色学科。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 四川及全国部分地区培养了大批中等学校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美术系现有专任教师18人,正副教授2人,美术系下设“中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以及“书法研究室”。
美术系以培养能适应现代艺术教育需要,具有“基础宽、专业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营造“崇尚艺术、追求卓越”的氛围,以科研创作和开展学术交流为导向,以国际的视野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展览及高峰论坛,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果,这里展出的作品是美术老师的新作,从中可感受到艺术学院的精神在每一位教师艺术创作中的不同呈现。
艺术的多元化和个性的彰显,形成了艺术学院丰富多彩的局面,我们相信,美术专业的教师们将会在教学和科研上有着潜力无限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