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中文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二个辅助单位 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
缩写 SI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SI制:七个基本单位: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温度)K,电流A,光强度cd( 坎德拉),物质的量mol

二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

定义

米(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1. 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

2. 1960年第十一届 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3.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

千克(质量单位):

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1901)]

秒(时间单位):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1]

安培(电流单位):

安培是一 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顿。该定义在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安培被正式采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安培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A.-M.安培而命名的。[国际计量委员会(1946)决议2。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

开尔文(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英文是 Kelvin,简称开,国际代号K,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以 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273.16K,1K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热力学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因为水的冰点温度近似等于 273.15K,并规定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K)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完全相同。开尔文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而命名的。[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4]

摩尔(物质的量):

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1971),决议3]

坎德拉(光强度单位):

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

基本量与导出量

物理量是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或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数几个物理量作为相互独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据这几个量来定义,或借方程表示出来。这少数几个看作相互独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简称为基本量。其余的可由基本量导出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简称为导出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常用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米(又称“公尺”)

m

质量

m    

千克(又称“公斤”)

kg

时间

t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