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级舰身后段为一宽广的飞行甲板,2具升降机可通甲板下的机库,另在烟囱桅底部亦有小型的机库,共可容纳14架Ka-25贺尔蒙式直升机。虽然曾有Yak-38铁匠V/STOL机在舰上进行测试,不过却从末用于正式任务上。在特殊情况下,莫斯科级亦可搭载米尔(Mil)设计局的Mi-14薄雾B(Haze-B)式扫雷直升机,不过由于该机体形过于庞大,无法经由升降机进入机库,因此只能安装在甲板上。
莫斯科级的前甲板布满了各式武器系统,其中大部分为反潜武器。舰首有2具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其后为一具SUW-N-1反潜导弹发射器,再后为2具SA-N-3防空导弹发射器,舰桥两侧另有两座57毫米两用炮 。
主尺寸:舰长189米(全长)、182米(水线)、舰宽34.1米、吃水7.6米
飞行甲板长:81米飞行甲板宽:34米
排水量:14600吨(标准)19200吨(满载)
动力:2台蒸汽轮机2轴9000~100000马力
航速:29~31节
续航力:6000海里/18节
舰员:850
14架Ka-25反潜直升机
2座双臂SA-N-3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1座双联SUM-N-1反潜导弹发射装置
2座双联AK-25757毫米炮
2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
2座5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二战后期,苏联取得德国尚未建造完成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后作为靶舰处理。1950年代,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向斯大林提议建造航空母舰,斯大林接受了建议并着手开建。
可惜的是,斯大林1953年与世长辞,继任的赫鲁晓夫认为发展核武和导弹比发展海军要更有前途,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在核导弹面前不过是活靶。便以此停止并撤销了所有与航母相关的一切研发和制造工作;把坚持发展海军的库兹涅佐夫撤职,由原来的元帅降至中将。
1959年,美国海军的北极星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苏联附近海域巡逻。为了对付来犯的美国和北约,苏联海军迫切需要大型反潜艇艇作为威慑力量。于是谢尔盖·戈尔什科夫元帅采用迂回战术,把航空母舰称为“反潜巡洋舰”,以避免赫鲁晓夫的猜忌。后来赫鲁晓夫在1962年同意拨款建造,苏联航母发展枯木逢春。莫斯科级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