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花”(方言)在学术界统称为 挑花。是用家织土布麻布,自染棉线蓝色为主,(褚、黑)为材料,以小“十”字为基本针法单元进行刺绣。城固架花是中国汉族民间刺绣工艺中的一种。
在20世纪八十年代,城固文化馆收集了大量架花刺绣实物,经研究考证,城固架花历史悠久,至少有两千余年以上。在广大农村,以前几乎家家有纺线车,户户有织布机,人人(妇女)会挑花刺绣。解放后,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等原因,架花技艺面临失传。
城固架花的构图形式常见有团花、折枝花、盆花、花蝶等传统图案形式,以果卉为主。还有角花、边花、几何形四方连续性编织等。城固架花的造型最具典型性的组合图案是“五果花”,即五种果:石榴、金爪、佛手、柿子、桃;五种花:莲花、牡丹、菊花、桂花(蒂)一般以果为主,花为副,形成果中有花,花中有果。城固架花传统代表作品有:《大舜耕田图》、《状元游街》、《四姑娘打牌》、《鹿鹤鸣春》、《桃柳渡江春》、 《花蓝、花瓶》、 《狮子滚绣球》、 《迎亲图》、《鲤鱼跳龙门》等。
城固架花曾在1982年和2004年参加过陕西省民间美术展览,荣获传统一等奖,得到社会广泛高度评价。绣品曾作为礼品赠予国际友人。城固架花对研究当地汉族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意识形态、人类学、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作为精神财富,有着重新认识和开发的无限可能性。
据有关资料考证,汉民族的丝织刺绣工艺,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但在有关刺绣的文献资料中确没有架花的记载,可是,在中国收集的架花绣品中不难看出,城固架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也在两千余年以上。一是它的绣品图案的远古性,如它表现“草”和“云”,还有着古代象形文字的痕迹;二是它的针法,一定要靠布面的纹路来运行,和编织很接近,而编织绣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因此,架花与刺绣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三是城固位于秦巴之间,汉中盆地腹部,气候温和,雨量适宜,盛产稻米和苎麻,号称鱼米之乡;在丘陵、山区地带,又是桑和棉花的种植区,为广大劳动妇女纺纱、织布、挑花刺绣,从事副业生产打下了物质基础。据城固县志记载:城固,民“勤耕织”而“善种植”,自古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远在汉、唐时期本县“男耕女织,即开风俗之先”,唐玄宗时绢和赀布同列全国九等之第六,明、清时期最高年产皮棉272.6万斤。故挑花(架花)底布(坯布)大多是窄蔻家机土布、麻布、或经过染坊加染的毛青布。直到解放前后才少量选用漂布(俗称洋布)。所用的线多数是色彩单一的棉线和丝线。染料多数是靛蓝、红花、紫草、石榴子等植物性染料,可以说原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这都为当地村姑农妇挑花刺绣美化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城固架花自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刺绣的工艺,还是刺绣的应用范围,都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和成熟期。特别是桑及棉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家家有纺线车、户户有织布机,人人(妇女)会挑花刺绣,这样一个一条龙发展的景况。再从应用范围上看也在不断发展,最早只是妇女在衣服上做点装饰,再到自绣自用作为陪嫁,再将精致绣品作为礼物馈赠亲友,一直到家庭的男人、女人、小孩及老人都能用到架花绣品,从馆藏绣品中来看,根据不同用途,大体可分为四个品类;①床上用品:如床围、帐檐、枕巾、罩单等;②卫生用品;如手帕、小孩围咀、围裙;③服饰:包括袖口、衣领、裤脚、鞋、袜底等;④杂件:包括镜套、裹斗、包袱、香囊、荷包、褡莲、腰带、挂件等。不论是服饰还是日常用品,只要是易磨损的地方都用挑花装饰。这样既达到了美化生活的目的,又延长了布的使用寿命,所以极具广泛的群众性和长期流行于汉族民间的根本原因所在。
解放后,因各种因素,广大妇女走出绣房,参加到了各类生产劳动中,刺绣人数大大减少,架花绣品已不多见,到20世纪八十年代,城固文化馆在搜集整理民间艺术品中,共搜集到架花绣品170余件,其中有不少挑花刺绣珍品,极具研究、收藏价值。因此,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县文化馆于一九八二年联合汉中旅游产品公司、县妇联在张骞纪念馆所在的饶家营村召开了第一次民间美术研讨会,共有九位刺绣代表参会,当时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54岁。之后又筹备举办了三次架花刺绣培训班,共培养新人90多人次,开发出新产品10多种200余件,还在县城举办了架花绣品新柞展览。并选出80多件参加了厦门举办的民间美术展销会,被抢购一空。一九八八年,联合国银行代表团来城固考察,县上领导将城固架花“十子图”等5件绣品送给了国际友人,宣传了城固文化,增进了国际友谊。
城固处于汉中盆地腹部,南有巴山、北有秦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汉中地域民俗文化的代表性。
一、城固架花根据用途有以下几个品类:
1、床上用品;床围、帐檐、枕巾、罩单。
2、服饰:袖口、缘领、裤脚、鞋袜。
3、卫生用品:手帕、小儿围咀、围裙。
4、杂件:包袱、荷包、褡裢、枕顶。
二、城固架花图案常见有以下几种构图形式:
1、团花:是一种外形呈圆形的纹样,凡帐檐、床围等大件绣品大多采用团花格式,一般是五个团花,或七个团花,中心花为主体,各团花之间没有连续,由点缀散点,角花、花边环绕,使整个画面有主有次,宾主呼应,虚实相衬,组合得体。团花的骨格,常有均齐式辐射状和回旋状,平衡状骨式。团花的外轮廓除通常的圆形外,还有椭圆、方形、多边形。团花也经常用于枕巾、手帕等小件,四角配置相应的角花,加上边缘纹样,整体效果清爽精巧,给人质朴而健康的美感。
2、折枝花、花蝶盆花等,是中国传统图案形式。结构上是不受外形严格约束的平衡式单独图案格式。它不像团花那样对比强烈,而是比较柔和舒展富有较强的韵律感。用于床围、帐檐绣品,常用七至九个折枝花构成,并用边缘纹样环绕。有的折枝花之间点缀飞蝶、禽鸟,互相穿插尤其活泼,串枝花、盆花等也配置均匀、结构流转生动。“花蓝”实际上是“团花”的格式演变而来的,以果卉为主,通常用石榴、佛手、桃子、菊花等组合,一件绣品上往往七至九个花蓝,每一个单独图案形态各异,但都由近于几何化了的花蓝来统一,式样丰富多姿,颇有喜庆意味。大件作品中有动植物组合,比较写实的装饰构图,有点“写生花”的效果,画面里有仙鹤、花草、树木形象惟妙惟肖,通体摆布均匀,枝干穿插自然,充分发挥了线的律动和造型的概括提炼,因此,效果格外清新别致。
3、角花系绣品的角隅花纹,故又称角隅纹样,手帕、包袱等一般是中心的一个主体团花,四角由角花呼应。
4、边花式带式花作用也很广泛,有宽条的有窄条的,二方连续的散点状,直立状等基本骨骼和自由格式常用的服饰袖口、围裙、手帕、床围上的周边花纹。服饰边花比较窄而单纯,帐檐、床围上的较宽,内容复杂。
5、几何形四方连续性组织,在手帕、枕巾绣品中还有那规格谨严,两面花纹一模一样的以网状结构为基本骨骼的寿字图案和海棠花图案。
三、城固架花的造型:
1、花包花用小“十”字组织物象基本形的外缘线,再填充十字花、海棠花或其它形象,从而产生花中有花,果中套花,如花似锦,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和浪漫色彩的独特的图案艺术语言。《状元游街》、《四姑娘打牌》、《迎亲图》、《鹿鹤鸣春》、《鲤鱼跳龙门》、《桃柳渡江春》、《狗儿跑城墙》等。
2、五果花:五种果实:桃、石榴、金瓜、佛手、柿子。五种花:莲花、牡丹、菊花、桂花、柿花(蒂),一般以果为主,花为副,花在果内,在城固架花中,“五果花”图案是具有典型的常见的造型组合,具有浓厚的当地民俗特色。
四、单纯而朴素的设色:
城固架花设色十分单纯,大多数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色彩鲜明沉着,饱和而谐调,也有用棕色、黑色挑花,一般都注重黑白对比效果,有少数绣品在毛蓝布、深青布上挑白色花纹。
五、按棉布经纬线路织绣图案的针法有三种:
1、“十”字针法。①单面架花:正面看上去象“X”,背面为“一”字平行断续路线,每针拉一对角线,严格按照平纹布的经伟线路,每两针架成一个小个字,这种针法流传地区广,遗留实物最为丰富,是城固架花最主要的一种针法。②双面架花:正面和反面一模一样,因锈制程序复杂而不常见。
2、“一”字针法,又称“纤花”、“单针子折线花”、“漏花”、“砖花”。它的针法是用单线来回挑绣,正反两面花纹一色一样,以“一”字针码为基础,可顺着布纹或以45°夹角八个方向运针。
3、编织针法:按棉布经纬线路,只能向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很象编织,城固又称挑花,即挑针,又叫做铺花,由丝绸上先铺线再挑花的形式得其名。
六、城固架花传统代表作品有《大舜耕田图》、《狮子滚绣球》、《花蓝、花瓶》、《状元游街》、《四姑娘打牌》、《迎亲图》、《鹿鹤鸣春》、《鲤鱼跳龙门》、《桃柳渡江春》、《狗儿跑城墙》等。
城固架花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是中国传统刺绣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按农家织的棉布经纬线路,以十字针为基础,织绣图案,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围绕着人们家庭生活和审美产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题材广泛,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普遍性、覆盖面广:由于架花应用于当时农耕社会婚嫁,祝寿庙会等传统民俗,人生重大礼仪活动,又由于家族之间亲邻之间的相互传承学习,使得当时农耕社会普遍流行,这里(城固)几乎无家不绣,无女不绣。
二、古老性;据城固县志记载,远在汉唐时期,城固“男耕女织,即开风俗之先”,这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产棉量高,所以在很早的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刺绣。
三、从作品的图案上来讲,构图严谨,造型夸张概括,简炼,结构形式变化多样,视觉冲击力强烈而厚重,图案中物中有花、花中有果、果中有花,变幻无穷,给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四、做工精细,从针法讲,按布纹走向绣制。
五、色彩上淡雅素净,古朴单纯,大多数绣品都是白色坯布上绣蓝花,棕色花,色彩对比鲜明,沉着、饱和而谐调。
六、有常见的典型的“五果花”图案(此说法来自汉族民间)。
五种果:桃、石榴、柿子、佛手、金瓜。五种花:牡丹、菊花、柿花(柿蒂)、桂花,一般以果为主,花为副,花在果内。
七、由于处在楚、蜀、秦文化交汇中心,从艺术风格上看,和川西挑花很相近,这固然是与陕南的地理环境有关,所以它既有江南水乡之精雅,又有北方之宏大气势和古朴,南北中和。从作品的构思、取材和风格来讲,取材丰富,构思大胆;从内容来看,有动物、花卉、禽鸟、飞蝶图案,有风景和文字图案,也有通俗戏曲故事,人物图案和几何图案,题材内容异常丰富,健康饱满,寓意深厚。艺术风格由于作者的技艺、素养爱好各不相同,表现出有的作品流利洒脱,清秀而匀挣,有的古朴浑厚,格律谨严,总的来看,明快雅洁,自由活泼,秀丽婀娜、格调高雅,耐人寻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汉族民间艺术特色。
一、制作材料
窄蔻家机土布、麻布、棉布、棉线、丝线。染料有靛蓝、红花,姜黄,核桃皮、石榴子。
二、制作工具
针、绷子。
一、城固架花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对于研究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意识形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在人类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二、它是人类文化美学史的实录,它是历代艺术发展的基因本源,作为精神财富,有着重新认识,开发的无限可能性,它复现着人的自然本质的天性、人类的纯真的自由的精神世界。
三、城固架花是陕南人民生命形态的体现,也是陕南人民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凝聚着质朴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它是人格品位的表征,人际伦理的纽带,它是广大农村社会内部的美育土壤和手工艺术滋生的巨大温床。
四、城固架花曾作为礼品赠予国际友人、联合国教料文组织成员,传播了地域文化,增进了国际友谊,做为当地旋游产品的开发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为振兴经济开发、旅游资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