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踢场子”是在走、扭、摇、摆、踢的基本律动中,将表演者个体的气、意、神、韵、形,融汇揉合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发泄方式,民间舞蹈家的表演只所以摄人魂魄、迷人心神、韵味遗香、看了过瘾解渴,就是因为这种扭跳的舞动形式,把人精神中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表的情感,外化为肢体动作,具象立体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使审美对象的内心“情结”得以舒展、生命得以张扬,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到慰藉,使人的生存和精神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充。[2]
据有关资料考证和从民间艺人的调查中,对“踢场子”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下列的大概说法。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派生产物,兴起于明末清初。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闹秧歌时一些有编才、会几下拳脚的艺人便根据新婚男女生活中的一些相互熟悉了解、挑逗调情,打闹嬉戏的情节,粗略地编创了一种即唱即说还夹有踢飞脚,放大叉等武功表演的“对对戏”(一男一女两人表演)。后来艺人们在继承前人“对对戏”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强了舞蹈性和技巧性,逐步演化为一种只舞不歌的重点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具风采的民间舞蹈。
1942年新秧歌运动之后,陕北民间“踢场子”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完全摆脱了陈旧的表演内容,更加丰富了舞蹈的动律变化,集中表现陕北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和欢乐情景。
文革时期,民间艺术打入冷官停动十年,改革开放以后,“踢场子”这种民间舞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现今在绥德每逢文艺活动,“踢场子”是最普遍而又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表演。[3]
绥德“踢场子”表演形式和内容如下:
其一,“二人场子”:顾名思义属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在传统的踢场予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过去,多反映夫妻间打架争斗的情节。解放后,将那种张扬夫权思想的“斗”,改革为青年男女间相互爱慕的“逗”。实属陕北“二人场子”的一大进步。
其二,“三人场子”:属一男两女的表演形式。表现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情节,虽说是表现旧社会的生活现象,但由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情节变化风趣、表演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喜剧色彩和一定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其三,多人场子:又称“群场子”。一般由四人、八人或十六人表演。这类场子是在二人场子的基础上发展的。表演时,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但表演中仍然两人为一组。舞蹈动作的运用,节奏的变化,表演的程序与二人场子相同。
绥德的“踢场子”主要分有“北路场子”“南路场子”和“蛮婆蛮汉”三种流派。
“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北区的韭园乡、薛家河镇、四十铺镇、赵家砭乡。也称“文场子”“软场子”“稳路场子”。表演特征男为潇洒俊秀、质朴明快;女角柔美飘逸、细腻传情。表演节奏十分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代表人物主要有李增恒(六六旦去世),吴继业(去世),李桂芝(去世)。
“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南区原苏家岩乡、崔家湾镇、薛家峁乡、白家碱乡。也称“武场子”“硬场子”“正路场子”。表演特征男角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则以轻柔秀美、稳重大方而著称。表演节奏铿锵有力,对比鲜明、形象生动、,晴态并茂。代表人物主要有贺俊义、苏树旺、苏贵堂。
“蛮婆蛮汉”场子,南北区均有,也称“丑场子”和“老人场子”。表演风格夸张滑稽、诙谐幽默、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丑中见美,喜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享受。[4]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精髓。从明末清初发展演变到如今,展现出了如下的一些基本特征。
1、群众自娱性。顾名思义“踢场子”是一种野场子里以“踢”为主的嬉戏娱乐的民间生活舞蹈,表演者多是地道的农民。后来发展为有专业人员参与的舞台艺术舞蹈。
2、即兴发挥性。“踢场子”是在固定锣鼓点伴奏下,演员可根据自身的表演条件与技能,因时、因地、因景、因情自由而又不失规定套路的一种即兴发挥的鲜活舞蹈,表演炉火纯青的艺人“踢”同一个“场子”,一次一个样,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一场。
3、叙事抒情并重。舞蹈是一种“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而陕北“踢场子”在它走、扭、摇、摆、踢,闪、颠、跑、跌、跳的动律中,在扇绢的旋、绕、缠、抖、颤、飘、扬、甩、推、移的用法里,在身韵表情的柔、脆、俏、媚、羞、刚、野、健、帅、稳的态势中,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各种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同时也能将令人生发这些情感的具体事件交代呈现的明了清晰。
4、丰富的包容性。“踢场子”的肢体语言中,有古典戏曲舞的元素,有拳术打斗的动作,有生活中男女嬉逗的眼神手势。而通过民间艺人无数代融合贯通早已不在是原样,变成了非戏曲、非拳术,又高于生活中男女嬉戏的艺术的体姿、步态、身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西方拉丁舞,现代最流行的“街舞”中,都可以找到与“踢场子”相似的动律元素。[5]
陕北秧歌是中国四大民间舞蹈艺术之一,“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主要部分,挖掘、抢救、保护、发展陕北“踢场子”这门民间舞蹈艺术,其主要价值是:
(一)学术价值。“踢场子”它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更主要的是一章陕北民俗人文精神的史诗,同时又是陕北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记载和回忆,对研究陕北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对中国发展和瞻望陕北未来同样具有昭示借鉴的现实价值。
(二)实用价值。抢救、保护、发展陕北民间舞蹈“踢场子”对丰富陕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生命质量,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层次,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扩大黄土文化对外的交流,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增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品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6]
“踢场子”主要场图调度有:“二龙出水”“安四门”“豁四门”“里外城”“牛眼睛”“扯面条”“剪子股”“绕圆圈”“掏8字”。
基本动作男角有:“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黑虎掏心”“柳树盘根”“金鸡独立”“二郎担山”“左右挡步”“弓步得意式”等。女角有:“见面扇”“含羞扇”“闪腰起步”“跌软腰”,“缠头连身转”“扑面照镜”“怀抱月”“摆裙步”“整衣扇”“偷看扇”“风摆柳”“摘金环”等。
男角动作突出:走、扭、摇、摆、踢;女角动作讲究:闪、颠、柔、脆、俏。二人表演通过逗、喜、斗、撩的过程,形成一种情景交融、刚柔相济、动静协调、张驰相宜、嬉逗成趣、独特的民间表演风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