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苦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开紫花而得名,其生长在沟边、山坡,呈散状集中分布,采摘时机不同,其药效不同,适时采挖才能保证药效。20世纪50-60年代用来充饥。
民间食用苦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 在春夏季吃得最多的野菜,苦菜应该是排在第一位了。因它常见于路边、田埂或荒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容易采摘,而且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防暑保健作用,所以在春夏季常被人们采摘来,做成菜肴端上餐桌,品尝。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用苦菜的习俗,《诗经》中就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明代还将其列为救荒食品,那时的食法是:采苗叶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净,油盐调食。
属菊科。从外形上看,苦菜茎直立,叶呈披针形或圆形,通常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齿。头状花序顶生,花冠紫色,故称紫花苦菜。
其采摘时机不同,其药效不同,适时采挖才能保证药效。
1、对胆囊炎作用:慢性胆囊炎症状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紫花苦菜对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对肠胃炎症的影响: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肠胃不好的根源在胆,胆囊炎会引起肠胃方面的问题。胆囊炎导致胆汁返流至胃部,胆汁中的胆盐与胃酸作用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的损伤,产生胃的诸多疾病。通过调理胆继而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
3、对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的根源在胆,脂肪或胆固醇代谢异常,继而产生血压的异常,而胆囊炎会导致胆汁代谢减少。所以只有调理胆,才能恢复异常的血压。
4、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但凡肝脏不好的患者,基本是胆囊患有炎症所致,肝脏功能好坏取决于胆囊的收缩功能正常与否。胆汁是肝分泌的,毒素是肝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如果胆不好,胆汁和毒素就会滞留肝内,肝虽然制造胆汁分解毒素但不能储存胆汁和毒素,虽然肝脏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但是胆汁和毒素停留在肝脏久了,就导致肝脏自身的合成元素胆固醇和脂肪就会被胆汁糜化分解,毒素再进一步侵蚀,肝脏器官局部受损,进而出现肝脏的血液、糖分代谢及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情况,就会出现肝发炎、脂肪肝、血糖异常、免疫力下降、肝硬化等肝部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
5、对失眠多梦的作用: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也.胆不好还会导致失眠多梦,心烦气躁等。所以只有调理胆,才能改善正常睡眠状况。
疏肝利胆、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清热解毒,便秘,肠胃炎,胆囊炎,心脏病,肝炎,痔疮,失眠多梦等。
《内经.素问》: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
内 服:煎汤、打汁或研末,须与红糖同饮平衡寒热。
根据各种条件不同,春末夏初可以收获,收获时夏季在早上进行,可用刀子在植株近地面处割收,掰掉黄叶、病叶,捆把或装筐即可销售。如果进行长途运输,还要进行预冷,或在包装箱内放入冰决保存。
1、胆囊炎:取苦菜若干、红糖适量。
2、肠胃炎:用法同上,
3、肝炎:用法同上,
4、失眠多梦:用法同上,
5、胆囊息肉:用法同上,需要一年左右。
1、 使用期间忌吃鸡蛋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不吃苦瓜,少吃油腻食物,忌酒和辛辣食物,尽量使用植物油烹饪;
2、 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劳累,注意控制自己情绪,少生气,
3、喝紫花苦菜时,体寒的人需加红糖。
与败酱草的区别
紫花苦菜一般会有败酱草相混肴,其开紫色花,无白浆。败酱草高15~60cm,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有细纵棱。基生叶有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箭形而抱茎,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5~5cm,宽1~2cm,先端短尖或圆钝,边缘波状或有粗齿。总状花序着生于茎枯及叶腋;花白色,萼片4;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强,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花丝粗壮,长约1.5mm,下部稍宽,雌蕊1,子房卵圆形而扁,长约2mm,宽约1.5mm先端微凹,绿色,房室内具假隔膜,2室,每室有胚珠5~7个,花柱短。短角果卵圆形或近圆形,扁平,长0.8~1.5cm,宽0.3~1.3cm,先端凹陷,边缘有翅,宽1.5~3mm,成熟时灰黄色,沿中央顶端向下开裂。种子扁卵圆形,宽约2mm,表面棕黑色,两面各有5~6条突起的偏心性环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