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星夜油画已经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颠峰。尽管梵高的一生中只卖出一幅油画,但他作品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星夜是当代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它也是被复制最多,印刷最多的油画。从堂麦克林的歌的”星光,星光灿烂的夜晚“(根据星夜油画改编的),到无止境的商品都在夸耀它-星夜这幅不可思议的油画。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是在1888年阿尔完成的。 《罗纳河上的星夜》和《夜间的露天咖啡座》这两幅画的相同之处是模糊感。夜晚的咖啡走廊这幅画对天空上的星星采用了新的透视手法:
围绕星星的光晕刚刚消失。
亮丽的黄色的墙吸引了我们对这幅画的视线。
这幅画右边的暗色都市风景的侧影(与亮丽黄色墙的反差)反而达成了一种平衡。
就画面的直觉而言,露天咖啡座是由桔色、黄色表现的,蓝色的夜空深邃无际,繁星点点,显出夜的静谧与安详。蓝色的冷调子与咖啡座的桔、黄暖色形成对比,使夜晚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厅在冷落中显出一片温馨,并与蓝色星空相映而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虽然画家仍然用的是粗犷的短笔触,但却显得安静有序,充满诗意。它反映了病态中的画家对宁静、安详的追求与渴望。
梵高自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兰卡散尔咖啡馆, 位于形式广场(Place du Form), 由于通宵营业,因而被称之为“夜间的咖啡馆”。他曾用两个通宵画了一幅咖啡馆室内的作品,《夜间的咖啡座》是同期的作品。他时常觉得夜间比白天更充满了生气蓬勃的色彩,所以几度跑到户外云画星星。画中,在煤气灯照耀下的橘黄色的天蓬,与深蓝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对比,好像在暗示着希望与悔恨、幻想与豪放的复杂心态。梵高已慢慢地在画面上显露出他那种繁杂而不安、彷徨而紧张的精神状况。(世界名画与巨匠)
“一家咖啡馆的外景,有被蓝色夜空中的一盏大煤气照亮的一个阳台,与一角闪耀着星星的蓝天。我时常想,夜间要比白天更加有生气,颜色更加丰富”(梵高)
梵高在阿尔时,着手在画布上描绘灿烂的星夜。入夜后,他便支起画架,把一圈小蜡烛固定在帽沿上,借着烛光描绘星空。他漫步在村中街巷,不时在路灯下停住脚步,捕捉夜空的景色,星空犹如闪光的蓝色布幕,衬托着黑黝黝的屋顶和房舍。偶尔从敞开的门里,泻出一道黄色灯光。
该画是现代艺术最大胆的色彩探索,从野兽派到表现主义到更前卫的艺术风格,都能在这幅油画开创性的色彩中找到源头。[4]
在文森特完成此画的100多年后,这家咖啡馆一直是阿尔的人们饮酒的地方,现在被称做梵高的咖啡馆,仍旧保留着那黄色的雨蓬和所有的东西。[5]
本幅画的笔触相当准确,这是梵高细心观察的结果。黄橙的灯光和深蓝的夜空相互对比,视线沿着咖啡棚和座位向后延伸,使画面产生纵深感。梵高曾说这是一张不用黑色的夜景图,他成功的运用色彩来表现夜间户外写生的效果。
梵高经常从文学作品或是其他画家的作品中得到灵感(例如他复制的让-伏朗索阿丝·米勒的作品)。Cafe Terrace和Evening by Anquetin里的Avenue de Clichy有着相似的风格和构图。梵高从Anquetin的作品中找到了灵感,这种在梵高的全部作品中Cafe Terrace的这种情况是唯一的。
注意画面里所有事物的线条都直指着作品中心的马和车。一切好象被拖到漩涡似的内部, 但是同时,画面又显得很平静。所有的场景都在黑暗之下,可却没有一丝黑色的痕迹。
在文森特完成此画的100多年后, 这家咖啡馆一直是阿尔的人们饮酒的地方,现在被称做梵高的咖啡馆,仍旧保留着那黄色的雨蓬和所有的东西。
在这幅作品中,梵高使用一条纵线、一条横线、两条对角线来切割画面。没影点,即透视线的会聚点位于画面正中央。
艺术特点
梵高酷爱南方天空层次不同的蓝色,一如大地在阳光下泛出的明丽黄色。他在阿尔的作品经常混用这两种补色,使画面明亮绚丽。这里,梵高描绘了咖啡馆的室外景。室内明亮的灯光洒在屋外鹅卵石铺成的广场上,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群星闪烁,宛如朵朵灿烂的灯花。整幅画面气氛温馨恬适,与他笔下的咖啡馆室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梵高运用白色和明丽的黄色, 寥寥数笔就描绘出天空中的群星。深蓝色的笔触点染四周,蓝色逐渐变淡,笔触纵横交错,造成星光弥漫的效果。而反向着星光的地面,则以不同色调的笔触相间而不相混形成;黑色笔触用来表示地面上鹅卵石。
在给爱弥尔·伯纳德的信中,梵高写道:“我对描绘夜景、夜晚的效果以及夜色本身着了迷。这一星期,我什么也没干,只是画画、吃饭、睡觉。就是说一口气画上十二个小时,或者十六个小时,然后一连睡上十二小时。”
文森特·梵高的这幅画是众多值得注意的作品之一。此外, 也是梵高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个。这幅作品是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一年后在圣-雷米创作著名的星光灿烂的夜空后的一个月内,Rhone上星光灿烂的夜空也完成了。从Eugene Boch的肖像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星光是这幅作品的背景。
文森特在给妹妹威廉敏娜的写中热情地介绍The Cafe Terrace"我中断了描绘夜间咖啡馆外部的工作。在这家咖啡馆有喝咖啡的人,一个巨大的黄色灯将光线分散在咖啡馆,房子和人行道,另外也照到了街上的人行道上,那里有着粉紫色的色调。朝着街上的有绿色的树的尖顶屋上看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星星亮晶晶的挂在深蓝的或是紫色天上。你可以不用黑色来描绘夜晚而用美丽的蓝色、紫色和绿色,在那种环境里,有着发光的苍白的硫磺色和呈绿色的香木黄。晚上在外面画画使我感到非常有趣。人们经常白天画完草图晚上画水彩和油画,可我对马上画下来感到满意。" (W7: 1888年9月9日和16日)
文森特接着又告诉威廉敏娜Bel Ami by Guy de Maupassant写的书里有段相似的内容:“在夜晚星光灿烂的巴黎,Boulevard有一间亮堂堂的咖啡馆,很像我所描绘的。
曲靖画院院长杨永胜:这幅画上,用黄和蓝来表现一种独特感受。画中被灯光照成黄色的咖啡座和蓝色星空的对比,使整幅画显得很美,洋溢着一种平和的诗意。[6]
梵高文森特·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格鲁特·宗德尔特,是位牧师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宗教和文化的氛围之中。梵高充满激情但缺乏自信。
1860年到1880年之间,梵高有过两次痛苦的失恋,不成功的画廊工作,在比利时的波瑞纳吉煤矿区当过传教士,由于过份热情于次年被教会解除传教士职务。后来他留在比利时学习美术,下决心当画家。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色泽昏暗,其中最著名的是“吃马铃薯的人”。这一年他来到安特卫普省发现了鲁宾斯的作品并购买了许多日本绘画。
1886年,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跟他弟弟西奥住在一起。当时西奥是Goupil画廊经理。在巴黎梵高与柯尔蒙一起学习,认识了毕沙罗,莫奈,和高更,并且开始在他色泽昏暗的调色板中增加了色彩的亮度和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作画。但他的神经质使他很难与人相处,整夜的争吵和日复一日的绘画损耗着他的健康。他决定搬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定居,希望朋友可以加入他并找到一所艺术学校。高更确实来到阿尔与梵高同住,但却以悲剧分手。在癫痫症发作时, 梵高用一把剃刀追逐他的朋友,被高更拦下,但最终竟割下了自己的左耳。从此梵高生活在精神濒临崩溃与清醒之间,并被送入圣雷米的精神疗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