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

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506

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基础和较为全面的机械、信息等广泛的专业知识,能应用现代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各类力学和热科学问题的研究工程师。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航空宇航学和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和航空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

 工程力学 

 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课程设置

       数学类课程:工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几何、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力学类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振动理论

  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工程

  热工类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材料类课程:工程材料基础

  信息类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信号与系统

 飞行器类课程:空气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飞机构造、飞行器结构力学、推进原理与技术、飞行力学、飞行控制原理

  实验类课程:基础物理实验、基础力学实验、飞行器实验基础

毕业前景

从事与力学和航空宇航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测试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航院实行本科―研究生分阶段有统筹培养计划,大部分同学有机会进入本校与校外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培养,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学习深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航院研究生专业方向包括:结构弹塑性分析及应用、破坏理论、断裂与损伤力学、纳米力学、生物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计算固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振动、波动与动力学、卫星总体设计、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力学、生物流体、环境与工业流体、湍流及其工程应用、传热、燃烧、航空发动机等众多领域。

开设院校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

清华大学航空学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38年成立航空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航空学科的创建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还曾邀请国际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来校讲学。在50年代初高校院系调整中,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清华大学的航空学院迁出清华,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为国家相关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50年代末,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技术,清华大学又先后成立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和自动控制系,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以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着名学者,如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院士为了学科的发展付出了他们的努力和睿智,从而奠定了学院发展的坚实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清华大学明确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防科研、发展航天航空学科的目标,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高强度投资。1998年,学校成立了跨院系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和“纳星一号”已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发射成功。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航天、航空、航海(简称三航)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探月计划的实施,激励着每一位有抱负、有事业心的有志青年凝聚在这些伟大事业的周围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为中国三航事业的发展输送高水平人才,200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以下简称航院)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清华航院下设工程力学系、航空宇航工程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在读本科生三百余人,硕士生、博士生各近二百人,博士后近四十名,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在读人数较多的学院之一,是层次齐全的培养航空航天、力学和工程热物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与传统航空航天院校专业设置不同,清华大学不分别设置航空、航天或推进技术方面的学院,清华航院集航空、航天、推进等学科为一体,在发展高水平专门学科的同时,重视航空航天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借鉴了国外着名大学如MIT、Stanford、Princeton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力图实现毕业生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航院的本科生按统一教学计划培养,该计划以强调打好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见长,重点培养航空宇航工程、工程力学和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三个方向的专业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为培养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等全面型人才打基础。 清华航院尽管建立不久,但优势和特点已经非常明显。

  1、航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在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5人,讲师10人。航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已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在2004、2005和2006年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2%、87%和88%,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内外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航院现有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黄克智、过增元);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王永志)。院长王永志院士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2003年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期进行航天航空学科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在相对稳定的、重要的优势学术方向上,建立了若干个教师“学术梯队”,作为院内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层学术单元,以保证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持续稳定发展。

  2、教学、科研和办公设施条件优越。全院现有面积约1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5000万元。学院配备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系列实验室,其中“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高校3E能源重点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强度与振动中心”开放实验室、与热能系合办的“热能动力工程和热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技术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在航天航空方面注重与国内外的着名航空航天院校、研究所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建有清华大学—SMC气动研究中心、清华—IHI重工技术研究中心、GE-清华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金重工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

  历年来,航院的科研水平一直站在国际和国内的前沿。航院承担着众多的国家及各部委的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一项973项目。科研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高科技项目占60%-70%。航院发表的学术论文数、SCI论文排名及人均综合效益排名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航院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已经并不断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传统工程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日益与新兴产业结合,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如生物力学、微纳米、微电子、微机电(MEMS)等行业,可以说是科学家的摇篮。高水平、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航院的老师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内容,并将科研设施用于改善本科实验教学的条件,并将科研工作与本科生的培养相结合。 学生培养 自2004年起,航院的本科招生实行按学院招生培养,即在本科招生时统一按“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的目录报名、录取。本科教学以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方针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顶尖人才为目标,我们对航院毕业的本科生的要求是: 1、具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 2、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 4、具有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5、了解所学技术领域的有关管理和政策等知识; 6、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等。 航院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重点一级学科,在2006年教育部评估中排名第一。1999年开始评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至今已九届,我院连续有9位博士生榜上有名,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我院还有力学、工程热物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我院增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授予权。航院研究生专业方向包括:结构弹塑性分析及应用、破坏理论、断裂与损伤力学、纳米力学、生物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计算固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振动、波动与动力学、卫星总体设计、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力学、生物流体、环境与工业流体、湍流及其工程应用、传热、燃烧、航空发动机等众多领域。 奖、助学金 航院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助学金的力度非常大。目前航院每年向本科生发放约30万元的各类奖学金,奖励在德、智、体各方面突出表现的优秀学生,平均受奖率一般在30%-35%。2005和2006年,航院均有一名本科生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全校每年仅5名)。另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实行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目标是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并且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解决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学院大幅度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获得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在劳动中得到锻炼,达到育人的目标。 毕业前景 清华航院的毕业生有众多机会在中国三航领域施展才华,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每年都有毕业生前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航天航空航海相关的部门工作。对于航院已经毕业的学生,根据多家用人单位的反馈证明,我院的毕业生的确可以做到全面发展。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家建设与教育事业的骨干,其中已当选为院士的系友有10人。

  航院实行本科-研究生分阶段有统筹培养计划,大部分同学有机会进入本校或校外,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历年来,航院也有不少学生到国外名牌大学继续深造。航院已经和美国Caltech、NotreDame、荷兰Delft等国际一流学府签有协议,促进学生定期互访和交流。

[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