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交嘴雀

红交嘴雀

保护级别 无危(LC)IUCN标准
拉丁学名 Loxiacurvirostra
动物界
别称 交喙鸟、青交嘴
中文学名 红交嘴雀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命名者与年代 Linnaeus,1758
交嘴雀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红交嘴雀雄鸟夏羽额、头顶至后颈朱红色,羽基褐色或橄榄褐色,常常部分暴露于外,使其额和头顶常有一些灰褐色或草黄色斑点。眼先、眼周、耳羽暗褐色或暗赤褐色,耳羽前至嘴基有一朱红色斑。背、肩、颈侧灰褐色,羽缘和羽端朱红色有时还沾染有橄榄红色,腰和尾上覆羽亮朱红色,长的尾上覆羽黑褐色,尾亦为黑褐色沾红褐色羽缘,尾羽末端呈凹形。翅上覆羽暗褐色具宽的浅朱红褐色端缘。飞羽黑褐色具黄褐色或棕红色羽缘。颏、喉、胸、上腹和两胁朱红色,颏部较淡、几近白色。两胁沾黄褐色,下腹至肛周污灰白色,腋羽具浅红褐色羽缘。[1]

雌鸟上体灰褐色,各羽中央较暗、具黄绿色尖端,尤以头部黄绿色尖端较鲜亮,腰部黄绿色尖端既亮且宽,常常盖住了基部的灰褐色,使腰呈亮黄绿色而无斑纹,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缘绿黄色。眼先、眼周、颊、耳羽和颈侧灰色或污灰白色,喉、胸、上腹和两胁灰黄色或淡褐色,先端亮黄绿色,下腹、肛周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褐色或栗褐色,羽缘灰白色或白色。[1]

与除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它雀类的区别为上下嘴相侧交。繁殖期雄鸟的砖红色随亚种而有异,从橘黄至玫红及猩红,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红色多些黄色调。红色一般多杂斑,嘴较松雀的钩嘴更弯曲。雌鸟似雄鸟但为暗橄榄绿而非红色。幼鸟似雌鸟而具纵纹。雄雌两性的成鸟、幼鸟与白翅交嘴雀的区别在均无明显的白色翼斑,且三级飞羽无白色羽端。极个别红交嘴雀翼上略显白色翼斑但绝不如白翅交嘴雀醒目而完整,头形也不如其拱出。与指名亚种比较,嘴较细,雌鸟甚黄;色彩鲜艳,浅色的臀常成白色;色彩最深,雄鸟樱桃红色,雌鸟偏褐。[1]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先端上下交叉、黑褐色或角褐色,嘴缘黄褐色,脚黑褐色稍显红色。[1]

大小量度:体重♂29-48克,♀28-44克;体长♂145-175毫米,♀146-172毫米;嘴峰♂16-20毫米,♀17-19.5毫米;翅♂87-100毫米,♀88-97毫米;尾♂55-68毫米,♀56-69毫米;跗蹠♂15-21毫米,♀15-21毫米。(注:♂雄性;♀雌性)(东北亚种)[1]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东北、华北和陕西等北部和东部地区,海拔高度1100-1800米;在西部和西南地区,海拔高度2000-4000米,最高可达5000米左右的高山针叶林。冬季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也出入于林缘、小快丛林和人工针叶林。[1]

生活习性

冬季游荡且部分鸟结群迁徙。性活跃,喜集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特别是在食物丰富的地方,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在有球果的松树枝间跳来跳去,觅食球果,也能用嘴在松枝间攀缘或悬垂于枝头,有时也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飞翔时两翅扇动有力,速度快,呈浅波浪式。常边飞边鸣叫,鸣声响亮,其声似“Jio-Jio-Jio”。[1]

主要以落叶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臭云杉、臭冷杉、赤松等针叶树种子为食,尤其喜欢吃落叶松子,也吃红松子、榛子、树叶、花序、浆果等其他树木和灌木种子和果实及草子、昆虫。有时倒悬进食,用交嘴嗑开松子,取食球果时先将松树球果啄下,用脚踩在树枝上,再啄开果鳞取食种子,上下交叉的嘴很容易撕开种皮。[1]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伯利兹、百慕大、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萨尔瓦多、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墨西哥、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尼加拉瓜、挪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加拉利岛)、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2]

游荡:阿富汗、格陵兰、冰岛、约旦、利比亚、马耳他、斯瓦尔巴和扬马延、塔吉克斯坦。[2]

中国

在中国见于东北小兴安岭、齐齐哈尔、草河口、赤峰,河北东北部,山东青岛和烟台,河南,陕西南部,江苏沙卫山岛及镇江山地等处。[1]

东北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松林及江苏的丘陵地带;越冬于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及江苏。新疆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青海、辽宁及河北。青藏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西部、青海南部。指名亚种的个别鸟在青海(西宁)有越冬记录。[1]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7月中旬群逐渐见小,开始成对活动,且雌雄双双寻找巢地。巢位于混有云杉的红松-落叶松密林中的高大树木侧枝上,距地高20余米。巢呈碗状,由落叶松和云杉细枝以及苔藓、地衣等编织而成。一窝3-5枚卵,壳色为污白而带浅绿,缀以紫灰色底斑及红褐色和黑色的斑点。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卵期间,雄鸟饲喂雌鸟。孵化期17天。双亲以落叶松籽育雏,14-18日后离巢。秋天,幼鸟与老鸟混在一起,结集成群,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1]

亚种分化

红交嘴雀(19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红交嘴雀阿尔泰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altaiensis Sushkin, 1925
2 红交嘴雀巴利阿里群岛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alearica Homeyer, 1862
3 红交嘴雀北美西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endirei Ridgway, 1884
4 红交嘴雀蒙大拿州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enti Griscom, 1937
5 红交嘴雀科西嘉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corsicana Tschusi, 1912
6 红交嘴雀指名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curvirostra Linnaeus, 1758
7 红交嘴雀美国西南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grinnelli Griscom, 1937
8 红交嘴雀塞浦路斯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guillemardi Madarász, 1903
9 红交嘴雀青藏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himalayensis Blyth, 1845
10 红交嘴雀东北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japonica Ridgway, 1884
11 红交嘴雀吕宋岛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luzoniensis Ogilvie-Grant, 1894
12 红交嘴雀越南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eridionalis Robinson & Kloss, 1919
13 红交嘴雀危地马拉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esamericana Griscom, 1937
14 红交嘴雀北美内陆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inor C. L. Brehm, 1846
15 红交嘴雀纽芬兰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percna Bent, 1912
16 红交嘴雀突尼斯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poliogyna Whitaker, 1898
17 红交嘴雀阿拉斯加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sitkensis Grinnell, 1909
18 红交嘴雀美国南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stricklandi Ridgway, 1885
19 红交嘴雀新疆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tianschanica Laubmann, 1927

保护现状

红交嘴雀(19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红交嘴雀阿尔泰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altaiensis Sushkin, 1925
2 红交嘴雀巴利阿里群岛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alearica Homeyer, 1862
3 红交嘴雀北美西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endirei Ridgway, 1884
4 红交嘴雀蒙大拿州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benti Griscom, 1937
5 红交嘴雀科西嘉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corsicana Tschusi, 1912
6 红交嘴雀指名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curvirostra Linnaeus, 1758
7 红交嘴雀美国西南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grinnelli Griscom, 1937
8 红交嘴雀塞浦路斯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guillemardi Madarász, 1903
9 红交嘴雀青藏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himalayensis Blyth, 1845
10 红交嘴雀东北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japonica Ridgway, 1884
11 红交嘴雀吕宋岛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luzoniensis Ogilvie-Grant, 1894
12 红交嘴雀越南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eridionalis Robinson & Kloss, 1919
13 红交嘴雀危地马拉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esamericana Griscom, 1937
14 红交嘴雀北美内陆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minor C. L. Brehm, 1846
15 红交嘴雀纽芬兰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percna Bent, 1912
16 红交嘴雀突尼斯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poliogyna Whitaker, 1898
17 红交嘴雀阿拉斯加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sitkensis Grinnell, 1909
18 红交嘴雀美国南部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stricklandi Ridgway, 1885
19 红交嘴雀新疆亚种 Loxia curvirostra tianschanica Laubmann, 1927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