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字道言,沛郡竹邑人,薛珝弟,薛综次子。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孙皓即位后,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领少傅。建衡三年,续作其父遗文。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孙皓令薛莹前往督察,遂以多盘石难施工,停止工程,任武昌左部督。
后来何定被诛,薛莹受到连累下狱,徙广州。不久召为左国史。天纪四年孙皓投降,薛莹提笔写降书,奉书于司马伷,王浑,王濬。入晋,为散骑常侍。太康三年(282年)卒。著有《新议》八篇、《后汉记》一百卷。
薛莹有子名兼,字令长。晋元帝即位,累迁丹杨尹,尚书,又为太子少傅。
陈寿:及莹纂蹈,允有先风,然于暴酷之朝,屡登显列,君子殆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