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谔,1898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县一富有的书香门第之家。他7岁进学堂,成绩优异。中学时期转读于上海。中学毕业后考取了上海文治大学文学专业。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一谔积极加入罢课斗争,成为文治大学的积极分子。
在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中,李一谔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物侯绍裘。侯绍裘是著名的共产党人,李一谔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并在侯绍裘等创办的义务学校任教。从此,他在工人、农民学生中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劳工神圣。
1921年,李一谔在家乡创办了云溪小学。云溪小学新颖的教育模式,冲击着乡间的封建思想。李一谔在校期间,编印革命刊物《社会钟》,参加革命团体“三五社”,加入国共合作下的国民党。1924年,李一谔受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的委派,筹组国民党金山县临时县党部。同年8月,临时县党部召开成立大会,李一谔被选为执行和常委。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为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李一谔邀请上海市学联、上海大学、松江三中的代表到张堰,召开了规模盛大的“五卅”烈士追悼会,一时金山南部革命气氛浓郁。
1925年夏,李一谔在侯绍裘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8月,李一谔参加了由共产党主导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的成立大会。会上,他被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候补监察委员。
1926年,李一谔在金山县组织农民协会,鼓动打倒军阀,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出征北上。1927年春,北伐军抵达杭州,李一谔积极筹划迎接北伐军。北伐军开到张堰,李一谔主持召开联欢大会,并犒赏北伐军。乘北伐革命的高涨,县党部拘押了民愤很大的张堰警察局长朱大文,清算了把持金山教育大权的张南监的罪行。在轰轰烈烈的北伐大背景下,金山县再次掀起革命高潮。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实行“清党”,李一谔率领国民党左派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之后,他被“清洗”出国民党,并遭到通缉。同时,角星小学、张堰的县党部、农民协会等被查封。6月底,中共金山特别支部改为独立支部,划归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严重的白色恐怖,使独立支部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中断,李一谔和独立支部转入农村,与敌人进行着更加残酷的斗争。这样,当地遭破坏的农民协会逐渐得以恢复。1928年2月,独立支部改为中共浦南区委,李一谔担任区委执行委员,后任书记。同年夏天,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陈云来到浦南,贯彻《江苏外县工作和农民工作决议》、《江苏农民斗争决议案》精神,指导金山土地革命斗争。李一谔在上级党的领导下,活动于朱家巷、亭林、平湖等地,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开展抗租抗债斗争。浦南的革命工作迅猛发展,区委下属党支部发展达31个。1928年10月,中共金山县代表大会召开,80余名党代表出席。会上,决定成立中共浦南县委,李一谔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大会消息很快被敌探悉,反动武装即刻出动下乡围捕,李一谔机警地向平湖转移。他隐姓埋名,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作掩护,在浦南地区继续播洒革命的种子。经过李一谔三个月时间往返活动,在平湖东乡发展了一批党员,新建数个支部。至1929年2月,建立了党的区委组织。至此,中共金山县共有4个区委,164个支部,1751名党、团员。
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陈云走后,李一谔积极贯彻省委秋收斗争的指示精神。他兼任县委军委书记,成立“红团”。为筹组农民武装,李一谔捐款千元,并主动出击,迫使土豪交款千元。他派员赴上海购置枪支,一批枪支安全运抵“红团”驻地。随后,组织“红团”队员集中训练。李一谔有家田百亩,他率先废除田租,不收租米,引导农民开展抗租、抗债、抗捐的斗争,使当地“农民俱信仰之”。抗租斗争的深入开展,使浦南地主土豪惊恐万状,他们派出密探,破坏农民协会,严重威胁秋收斗争的开展。李一谔针锋相对,果敢行动,先后枪决了八名密探,把秋收斗争引向高潮。
1929年1月21日,由中共奉贤县委发动,松浦县委领导并亲自参加的游行暴动消息传到金山,党内和农民协会群众革命情绪空前高涨。金山县委在李一谔领导下,逐于2月6日,发动了新街暴动。
2月6日晚,数以百计的武装农民,集结于江南小镇——新街镇五坟庙。金山浦南军委书记李一谔宣布暴动计划和有关纪律,台下的武装农民群情高涨,暴动一触即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在他的领导下,就这样开始了。暴动队员臂佩白布条,扼守新街东西两头,主力队员直奔土豪张忍伯家。张忍伯闻讯,从后门潜逃,乘船脱身。暴动队员烧了张忍伯的院宅,并张贴布告,列数张忍伯罪状。至午夜,暴动队伍返回。2月11日,农民武装分头出击,在山阳处决了顽敌陆百希;第二天,在官桥击毙了山阳镇缉私营中队长张吟泉。
浦南秋收暴动,沉重地打击了金山、平湖、松江等县的反动势力。暴动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农民群众。
新街暴动后,松江县政府急电省政府,急呼“浦南共祸蔓延”,请求浙江出兵,联合搜剿。浙江省保安队调兵进驻平湖;上海警备司令部加强金山、奉贤、松江一带的防范。2月15日,山阳镇的缉私营第四大队、江苏省水上公安一队、松江驻军等反动势力开进甸山“围剿”浦南的革命力量。面对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金山县委被迫转移至平湖转角湾。
2月26日,李一谔与几个“红团”队员,从转角湾回到钱家讦开会。晚上,他住宿于农民家中。第二天,他从农民家里出来,即被“围剿”的队伍发现。李一谔躲闪不及,孤身一人与敌遭遇。他临危不惧,举枪还击,边打边撤,不幸被枪弹击中手臂,终因势单力薄而被捕。28日,他被押解松江,沿途无数农民目送相慰。途经亭林镇时,李一谔慷慨陈词,宣传革命道理,农民群众为之动容。对于李一谔这样的“共首”,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如获至宝,派出特派员到松江。3月6日,李一谔被押到县政府科长室,特派员亲自审讯,企图以软的一手取得共产党的活动情况。李一谔不为利诱所动,坚贞不渝,使敌一无所获。3月7日,松江县政府电呈省府,称李一谔案“证据确凿,拟处死刑”。3月8日上午11时,李一谔在松江县西河庄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1]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1]陵园位于金山卫镇 农建村长春10组,陵园占地约0.5亩,周围以墙、松柏环绕。内安葬着李一谔烈士遗骸及其胞弟 李新民的骨灰。1985年7月,金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修缮,1988年县政府决定 建陵。1989年1月,时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江泽民亲笔题写了“李一谔 烈士陵园”的园名。1990年6月,该烈士陵园定为金山县青少年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