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立碑》古诗。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题目:
立碑
内容: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 太公,叙德皆 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辈时。
但欲 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乃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
望江县,曲令抚 茕嫠,[曲 令名信陵。]
在官有 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歧。
攀辕不得归, 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 碑碣,唯有邑人知。
【注释】
1、诗名亦作 《
石碑》
2、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一作勋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3、曲信陵, 贞元元年
鲍防榜下及第,六年做望江县令,为政清廉有政声。曾作《投石祝江祈雨文》,中有:“必也私欲之求,行 于邑里,添黩之政,施于 黎元(百姓),令长之罪也,神得而诛之。岂可移于人以害其岁?”可见确为爱民之官员。
【赏析】
立碑以夸耀门阀、颂扬功德之风始于汉代,唐代此风更盛。碑文中所写其实都是一片虚文。有些文人,以善写此类“谀墓”文字而著称,连一些大文豪(如
蔡邕、 韩愈)都 未能免俗。本诗即讥讽了那些企图立碑传名和谀墓得金之流。作者认为:立碑未必可留名,品德高尚,施行仁政才能 流芳百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