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远

宋洪远

中文名 宋洪远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
职务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履历

1979年09月至1983年07月,吉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

1983年08月至1987年10月,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从事工交生产和企业效益统计分析。

1987年11月至1991年08月,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

1991年09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农村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1]

研究领域

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分析,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村经济政策变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户和政府涉农部门行为,农村财政与金融等。

人物成就

作为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过49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6项,部委级15项,国际合作8项。先后8次出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有6篇文章被收入研讨会论文集。在国内30多种报刊上发表或合作发表文章和调查报告90多篇,作为主笔和参加撰稿出版的著作22本。参与起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23篇,参加撰写《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有8篇政策调研分析报告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有3篇分析报告提出的建议被有关方面制定政策时采纳。有9篇文章和1本书获奖,先后5次获得各种奖励。

社会兼职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专家组专家。

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指导小组成员。

中国产业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吉林农业大学东北亚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兼职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劳动经济学》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村讯》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2]

人物荣誉

1986年02月,“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波动原因分析”,获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分析报告3等奖。

1989年09月,《企业经济技术协作基本方法》,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

1993年01月,“农民合作基金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创新”,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进步2等奖。

1994年01月,“关于扶持商品粮大县稳定发展经济的对策建议”,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进步1等奖。

1995年01月,“1994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实态分析”,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优秀成果1等奖。

1999年05月,荣获“科学中国人”称号。

1996年02月,“农产品供给波动与价格上涨”,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优秀成果2等奖。

1997年01月,“1995年农村经济形势和1996年趋势分析”,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科研优秀成果2等奖。

1997年08月,经农业部批准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年12月,“经济体制与农户行为”,获红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优秀科研成果奖。

2003年01月,“国民经济结构变革中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获农业部2002年优秀调研报告3等奖。

2004年01月,“关于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获农业部2003年优秀调研报告3等奖。

2004年05月,“当前农村改革重大政策问题研究报告”,获农业部软科学2001~2003年度研究优秀成果2等奖。

2004年05月,“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经验总结报告”,获农业部软科学2001~2003年度研究优秀成果3等奖。

2004年11月,《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一书,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2004年11月,《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一书,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获。

2004年11月,《中国农业政策与涉农部门行为》一书,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提名获。

2005年01月,“遏制粮食生产能力下滑趋势,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获农业部20 04年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

2005年08月,《中国乡村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获2005年“希森·《中国新闻周刊》三农基金”三农研究奖。

2008年10月,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农村人物”称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