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脊索动物门
奇蹄目
别称 土库曼蒙古野驴
中文学名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英文名称 TurkmenistanKulan
亚种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马属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拉丁学名

Equus hemionus kulan

别    称

土库曼蒙古野驴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奇蹄目

马科

马属

蒙古野驴

亚    种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

Groves & Mazak, 1967

英文名称

Turkmenistan Kulan

英文名称

Kulan

目录

1形态特征

2栖息环境

3生活习性

4分布范围

5繁殖方式

6保护级别

1形态特征编辑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3张)

蒙古野驴土库曼亚种是大型有蹄类动物。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 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1]

2栖息环境编辑

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多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属典型荒漠动物。[1] 

3生活习性编辑

蒙古野驴有集群活动的习性,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蒙古野驴群体会很大。生活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夏克帕提湖边的蒙古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常常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而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哈尔腾盆地一带,通常是3-5头结小群活动,单独活动的野驴个体也比较常见。

野驴善于奔跑,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好集群生活,警惕性高。营游荡生活。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蒙古野驴具有极强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并且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

蒙古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在干旱的环境中会找到合适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来饮用,还可以供藏羚等有蹄类动物饮水。[1]

4分布范围编辑

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希兹、卡拉琴沙漠,重新引进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2] 

5繁殖方式编辑

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怀孕期约11个月,每胎1仔。每年8-9月份,蒙古野驴进入繁殖交配期,此时,雄驴性情变得很凶,频频嘶叫。它们为争夺交配权时常发生激烈的咬斗。取得胜利的雄野驴控制整个驴群的活动,哪只驴不听话,就对它又踢又咬。蒙古野驴对幼仔照顾得很周到,曾看到一群野驴过河时,一只小驴爬不上河岸,两只大野驴将它架在中间,用肩把小野驴推上岸的有趣行为。[1]

6保护级别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