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涧堡街道

人口 26395人(累加2011年原2街道人口)
中文名 三涧堡街道
所属地区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
政府驻地 旅顺口区金石路501号
邮政区码 116043
行政区划代码 210212010
面积 79.3km²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原三涧堡街道

清属金州厅旅安社。

沙俄侵占时,属关东州旅顺行政区。

日本侵略者侵占时,属关东州厅旅顺民政署管内三涧堡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三涧堡区公所,属旅顺市。

1949年,成立三涧堡区,属旅顺市。

1951年4月,改名第四区,属旅顺市。

1954年10月,又改为三涧堡区公所,属旅顺市。

1956年4月,撤区建乡,成立4乡、4社,属旅顺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6月,联乡并社,土城子乡与胜利社,石灰窑乡与五一社,柳树房乡与九三社和长岭子乡与城山社合并为1乡、1社:土城子乡和跃进社,仍属旅顺市人民委员会。同年9月,成立三涧堡公社,属旅顺市人民委员会。

1961年,原三涧堡公社分为长城公社和三涧堡公社,公社驻地土城子,属旅顺口区人民委员会。

1983年7月,社改乡,成立三涧堡乡,属旅顺口区。

1985年8月,乡改镇,成立三涧堡镇,属旅顺口区。

1998年,土城子村和下坎子村合并为土城子村,石灰窑村和付家甸村合并为石付村。

2005年12月,镇改街,成立三涧堡街道,属旅顺口区。

原北海街道

清属金州厅旅安社。

沙俄侵占时,属关东州旅顺行政区。

日本侵略者侵占时期,属旅顺民政署山头会和方家屯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双岛区公所,属旅顺市。

1949年,成立双岛区。

1956年4月,撤区建乡,成立北海乡大潮口社。

1983年7月,社改乡,成立北海乡。

1966年,北海乡改镇。

1997年,腰岭沟与于家沟合并为于家沟村。

1998年,西泥河与后泥河合并为泥河村,邵家与北海合并为北海村,于家沟、王家、李家沟合并为李家沟村,前沙包与后沙包合并为沙包村。

2005年1月,北海镇改街道。

撤并后

2019年11月29日,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旅顺口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大连市政府决定撤销原三涧堡街道、北海街道,重新设立三涧堡街道,以原两个街道地域范围为新街道地域范围,街道办事处驻地为原三涧堡街道办事处驻地(旅顺口区金石路501号)。[1]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 原三涧堡街道

日本侵略者侵占时,原三涧堡街道下辖27个行政屯。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原三涧堡街道下辖21村。

1949年,原三涧堡街道仍辖21村。

1956年4月,原三涧堡街道辖土城子、石灰窑、柳树房、长岭子4乡,胜利、五一、九三、城山4社。

1958年6月,原三涧堡街道下设19个作业区(相当于原村政府);同年9月,原三涧堡街道下设19个生产大队(原19个作业区分别改为生产大队)。

1961年,三涧堡公社辖10个生产大队。

1998年,原三涧堡街道辖8个行政村。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辖东泥河、土城子、曹家、洪家、许家窑、韩家、石付、小黑石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5个村民小组。

  • 原北海街道

1998年,部分行政村合并后,原北海街道下辖泥河、沙包、李家沟、袁家沟、北海5村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辖泥河、沙包、李家沟、袁家 沟、北海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1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三涧堡街道辖13个行政村,[2]街道办事处驻旅顺口区金石路501号。[1]

三涧堡街道区划详情
东泥河村 曹家村 洪家村 许家窑村 韩家村
石付村 小黑石村 土城子村 李家沟村 沙包村
泥河村 北海村 袁家沟村 / /

地理环境

三涧堡街道区划详情
东泥河村 曹家村 洪家村 许家窑村 韩家村
石付村 小黑石村 土城子村 李家沟村 沙包村
泥河村 北海村 袁家沟村 / /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三涧堡街道地处旅顺口区西北部,以原三涧堡街道、原北海街道原两个街道地域范围为新街道地域范围,[1]行政区域面积79.3平方千米。

水文

原三涧堡街道地处长白山余脉的沿海丘陵地带,地势三面环山,南北高,中间低,形成一个盆地。境内最高点凤凰山位于土城子村东南部,海拔223米。

原北海街道地处长白山余脉构成的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峰有九头山、炮台山,境内最高点九头山位于袁家沟村,海拔173米;最低点为大潮口海平面,位于李家沟村。

自然灾害

原三涧堡街道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北大河,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鞍子岭北麓,自东向西流经境内洪家、曹家、韩家、土城子、石付等村,在大潮口汇入渤海,长31千米。

人口

原北海街道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经济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辖区总人口2021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98人,城镇化率25.7%。另有流动人口2846人。总人口中,男性10025人,占49.6%;女性10185人,占50.4%;14岁以下1253人,占6.2%;15~64岁12874人,占63.7%;65岁以上6083人,占30.1%,以汉族为主,达19256人,占95.3%;有满、蒙古、回3个少数民族,共954人,占4.7%。2011年,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1.9人。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辖区总人口61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00人,城镇化率27.5%。另有流动人口2331人。总人口中,男性3075人,占49.7%;女性3110人,占50.3%;14岁以下606人,占9.8%;15~64岁5041人,占81.5%;65岁以上538人,占8.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009人,占97.15%;有满、蒙古、土家、朝鲜4个少数民族,共176人,占2.85%。2011年,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长率-1.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7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财政总收入1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81万元,增值税6515万元,企业所得税2247万元,个人所得税10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2%、-0.18%、-31.3%、39.7%。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8318元。

2011年,原北海街道财政总收入4232万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64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07万元,增值税2029万元,企业所得税418万元,个人所得税107万元。2011年,原北海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8285元。

工业

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有耕地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1.1万亩。鸡蛋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全省)首位,是国家(省级)的蛋鸡和肉鸡生产基地。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农业总产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90.4%。原三涧堡街道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生产粮食4029吨,其中玉米3066吨,大豆11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蔬菜种植面积13322亩,产量50449吨。原三涧堡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生猪饲养量41000头,年末存栏23000头;羊饲养量1200只,年末存栏900只;牛饲养量1000头,年末存栏700头;家禽饲养量211万羽,上市家禽200万羽。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生产肉类7100吨,其中猪肉3000吨,牛肉20吨,羊肉300吨;禽蛋9000吨,鲜奶2800吨;畜牧业总产值3亿元。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水果种植面积7040亩,产量34.1万吨,主要品种有樱桃、苹果、桃子等。原三涧堡街道的渔业以海参养殖为主。2001年,原三涧堡街道渔业总产值0.7亿元。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43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咯咯哒”牌鸡蛋;绿色环保农产品有绿晨牌蔬菜水果。

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耕地面积0.6万亩;林地面积300亩。2011年,原北海街道农业总产值2.6亿元,比上年下降6.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7%。原北海街道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原北海街道生产粮食2279吨,其中玉米2174吨,小麦4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3亩,其中花生3吨;蔬菜种植面积1672亩,产量3725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萝卜,其中大白菜1791吨,萝卜549吨,芹菜699吨。原北海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生猪饲养量3000头,年末存栏2500头;羊年末存栏400只;牛年末存栏124头;家禽饲养量14.6万羽,上市家禽13.8万羽。2011年,原北海街道生产肉类598吨,其中猪肉233吨,牛肉11吨,羊肉2吨;禽蛋37吨,鲜奶2162吨。截至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累计造林1.7万亩,其中防护林200亩,经济林3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5万株,林木覆盖率36.2%。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水果种植面积4321亩,产量8651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樱桃,其中苹果3300吨,梨351吨,樱桃5000吨。原北海街道的渔业以养殖捕捞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面积89.2平方千米、滩涂11平方千米。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各类捕捞渔船170艘,其中从事境外远洋作业船舶达8艘,捕捞水产2064吨;水产品总产量14764吨。2011年,原北海街道名优特农产品有大樱桃、葡萄。

商业外贸

原三涧堡街道是机电产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加工制造类型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职工271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市级工业园区1个。

原北海街道是锅炉生产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生产锅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绿色环保产业及造船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112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工业园区1个。

交通运输

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5亿元。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出口2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有商业网点192个,职工21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7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011年,原北海街道进出口总额5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进口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主要产品有园林工具,销往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事业

2011年,三涧堡街道境内有铁路沈大线旅顺支线,中铁渤海铁路轮渡过境;沈海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7千米,双向4车道,有土城子1个出口。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8000册;健身室1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28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3所,在校生1112人,专任教师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4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教育经费达1303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0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5.5%,比上年提高了4.87个百分点。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1人;小学2所,在校生38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80人,专任教师2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大连市第七十中学。2011年,原北海街道教育经费达797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97万元。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48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3张,固定资产总值64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1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万人次。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3万人,参合率99%;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有卫生院1所;病床4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6张,固定资产总值12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5万人次,出院病人77人次。2011年,原北海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0.4万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有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个。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邮政电信

2011年,原三涧堡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9户,人数311人,支出115.6万元,月人均309.8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人,支出10.1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人,支出1008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接收军队离退休于部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1.7万元,比上年增长6%。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集体劳动争议37件,结案率为100%。涉及劳动者180人,比上年减少17%。

2011年,原北海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户,人数253人,支出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0.3%,月人均210.7元,比上年增长128.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人,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人,支出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9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人,接收无军籍职工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万元,比上年下降28%。经常性扶贫救助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005亿元。新增就业人员56人,有3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1%。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641人,其中参保职工54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08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98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380人,比上年末增加12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90人,比上年末增加91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9人,比上年末增加85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人,比上年末增加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120人,比上年末增加340人。参加失业保险360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人。参加工伤保险54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540人,比上年末增加290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96人。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6件,结案16件,其中通过调解方式结案16件,占100%。

三涧堡街道中心敬老院

历史文化

2011年末,原三涧堡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6万件,征订报纸10.1万份、期刊3万册,业务收入29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0门,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与上年持平,电话用户普及率100%;移动电话用户0.6万户,比上年增加1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9.4%,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20千米,主干电缆达17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3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3万户,比上年增加54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40万元。

2011年末,原北海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170户,比上年增加24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5.1%,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1300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